陳兆先
【摘要】目前,教育界對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已融入教學創新以及教學實踐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適合學生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相關教師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已經開始逐漸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高年級數學知識更為抽象,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所以,要求相關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重視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一、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重視度
目前,就我國的小學教務管理情況而言,還有很多教師對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方面的培養并不是很重視,日常的教學工作也較為單一,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只是簡單地去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要求學生跟著自己的教學路線發展,而對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個方面沒有過多關注,這使得教師和學生在這方面的意識都比較低。就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而言,如果學校和教師對這方面都不夠重視的話,就難以保障此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選擇這個方面,沒有針對實際情況開展研究工作,難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缺少重視是目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
(二)缺乏創新度
要想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就必須重視創新。創新是以教學模式為基礎,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根本保障。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在日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另外,對于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需要將創新作為一個重要的主旨。然而,目前仍有很多教師并不是很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當前,高年級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并沒有取得良好的進展,主要是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缺少創新性特點,沒有重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并沒有多大的興趣。
(三)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高年級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和教師都有一定的要求。就教師而言,要求能夠及時地把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關于那些缺少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學生群體,需要給予其一定的鼓勵,以更好地幫助這些學生群體形成更為成熟的自主學習思想意識。不過,根據當前的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實踐而言,還存在著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大多數小學生都缺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這方面的學習意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高。在很多課堂活動中都出現了教師拋出一個問題以后,學生并沒有主動去進行思考,而是習慣性地等待教師公布答案的情況。
二、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通過情境教學的創設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情境式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課堂氛圍的提升,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數學學習。比如,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教授《百分數》這一章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提供幾種比較常見的百分數,例如,10%、20%……100%,有利于讓學生對百分數的概念能夠更為清晰,從而跟隨著教師的步伐探索相關知識點,這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商場的商品打折這個方面來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索這些折扣的意義,以及怎樣計算折后價格等。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創設情境之中,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學生在回答折扣問題時比較順利,而對于計算問題卻不夠清晰時,教師可以引入二者的對應關系,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在學生掌握了折扣和百分數之間關系以后,教師可以采取有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選擇物品并寫上折扣互相計算,有利于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二)通過學習空間的提供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培養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要求相關教師能夠體現出“放下”的精神,也就是說,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掌握相關知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在講解《圖形的運動》這一章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拿出方格紙,并剪下一個圖形,然后根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在紙上探索平移以及旋轉等概念。對于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這一知識,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并發現樂趣,這種做法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自由,而且課堂無壓力的環境也會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通過加強合作意識來迅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溝通與合作,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言,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加強溝通與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在與他人的合作之下,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此,學生在面臨問題時不會再消極躲避,而是能夠主動去面對問題,并和同學一起去找出解決的方法。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小學生自己學習,可以在小組學習及團隊合作中得以體現。人類是一種群體動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集體。社會上任何大型活動的舉辦,都需要團隊力量的支撐。因此,相關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小組協作的方式,使得學生意識到同伴協作能夠獲取更為廣闊的知識,從而構建相應的知識學習體系。比如,在復習《統計與概率》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全班同學的身高和體重,并將這些數據制作成圖。學生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必須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通過實踐以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開展教學評價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高年級小學生比較渴望得到他人認可,而且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也較為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對于這一特性而言,要求小學教師能夠重視運用學生的這種心理來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時,應該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其進行鼓勵,有利于促進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的提升,同時,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教師在講解《圓的面積》有關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這是由于這一章節內容的難度系數比較高。因此,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就較高,若是學生對這個內容的把握不夠清晰的話,會對之后“圓的面積應用習題”和問題的解決產生不利影響。這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分組的方式來把學生劃分為相應的評價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互相評價,關于他人的表現可以給予更多的肯定,關于自己的表現應該進行校綜合性的評價,之后再由教師在課堂上公布小組評價活動和探索活動的結果,對于值得肯定的地方給予鼓勵,并指出相關缺點所在,使得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其未來發展的價值所在,同時,引導學生更好地培養自主學習意識。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共同努力,能夠有利于探索出更為高效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
三、結語
總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并以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材內容、教材編排都應為此服務,進而培養出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旭.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簡析[J].中外交流,2019,26(25):129.
[2]何添福.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1):22.
[3]牛洪全.農村小學高年級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分析[J].新課程,201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