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萬山
摘 要:預習是各科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掌握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明確相關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文章從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物理預習能力的意義、培養高中生物理預習能力的策略兩方面,對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物理教學;預習能力;核心素養;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1;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054-02
當前,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預習是語文、英語等學科才有的學習環節,實則不然,預習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與語文、英語等學科的預習方式又有所不同,語文、英語常常采取記憶的方式進行預習,而物理的預習需要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儲備采用物理公式去發現物理規律,觀察物理現象,找到兩者之間的關聯所在。還有一些教師對物理的預習不夠重視,使得學生對物理的課前預習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導致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接受知識的速度較慢,跟不上教師的授課節奏,在課堂上留下許多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多年高中物理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培養學生的物理預習能力進行探討。
一、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物理預習能力的意義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科學思維能力,二是實踐探索精神。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與實踐探索精神,讓他們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物理問題。高中物理的學習不同于初中物理,其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涉及的知識點難度比初中有大幅提升,知識面廣,是對初中物理知識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展。一些高中生對課本中的抽象知識難以正確理解和掌握運用,需要教師引導他們在學習物理知識時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實踐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進而認識其本質和規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重,時間緊迫,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他們在課堂上的講課速度普遍較快。再加上課堂教學內容繁多,使得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物理知識不能完全吸收掌握,學習效率不高,久而久之,他們在課堂上遺留的問題不斷累積,就會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產生畏懼心理。這樣,會嚴重阻礙教師的物理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一些教師迫切地尋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通過不斷摸索,他們發現課前預習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與掌握。
所以,教師不能將物理知識的學習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應當向課外進行適當的延展,把物理課前預習作為一個必備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力,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掃清障礙,進而喚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實現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
二、培養高中生物理預習能力的策略
1.為學生做好預習大綱的設計
教師需要為學生設定相應的預習大綱,使學生抓住預習的重點與難點,明確教師所教的中心,避免在預習的過程中不知從何入手,導致預習效果差。教師還要讓學生重點預習課本的重要知識,并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進行反復的分析研究,為課堂上學習物理掃清障礙。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其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要進行適當的精講,針對學生預習時不懂的問題以及教學的重點進行重點講解,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緩解課堂緊張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物理課堂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設計教學大綱。(1)勻變速直線運動有幾種運動形式?(2)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屬于勻變速運動嗎?如果自由落體運動屬于勻變速運動,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3)加速度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時間、運動路程以及運動位移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4)一礦井深度為125米,在井口每隔一段時間落下1個小球,當第11個小球剛從井口開始下落時,第1個小球恰好到達井底,則相鄰2個小球的下落時間間隔為多少?這時第3個小球與第5個小球相距多少米?(g取10 m/s2)這樣,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預習,明確預習的方向與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去獨立思考和解答預習大綱所包含的問題,能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預習大綱時,所涉及的問題應當層層遞進,逐步深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后,再進行更深層次的問題研究,避免在預習的過程中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2.讓學生的預習更有針對性
在高中物理的預習中,教師的預習設計應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和心理特點,讓學生的預習更有針對性。對于高一年級的學生,教師應側重培養其預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對于高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教師應主要放在訓練他們物理思維、引導他們掌握物理學習的方法上。必要時,教師還可為學生提供預習提綱,以增強他們預習的效果。指導預習方法也不能忽視。一般而言,物理預習可采用以下的步驟:粗讀教材,了解主要的內容;細讀教材,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精讀難點內容,思考、標注重點;嘗試練習,檢驗預習的效果。
3.指導學生做好預習筆記
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對課本上的重點內容用醒目的彩筆進行圈畫,并且對課本上的物理公式進行批注,以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當學生預習萬有引力公式F=GMm/r2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本的空白處做好批注,分別寫下F、G、M、m、r所代表的含義,以及G值的大?。?.67×10-11 N·m2/kg2,進而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許多知識點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瑣碎混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將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知識網絡框架,讓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4.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和思考
物理學習具有很強的嚴謹性,要求學生對物理定義和概念的記憶要準確全面。而物理定義和概念往往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部分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字詞理解不到位,就會導致對概念的認識不夠清晰,走入學習的誤區。例如,“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這句話,學生抓住“一切”“固有”這兩個詞,明白慣性是物體本身的性質,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形態大小等無關,就會加深對慣性的理解和認識。所以,在物理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抽象的概念進行反復的閱讀和思考,分析每一個字詞的含義,進而準確掌握這些抽象的概念。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前預習能夠有效地推動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物理預習能力時,要為學生做好預習大綱的設計,讓學生的預習更有針對性,并指導學生做好預習筆記,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物理預習能力,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進行深入分析并最終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響.高中物理課前預習現狀調查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吳粵榮.高中物理預習案的設計與有效利用研究[J].物理之友,2016(06).
[3]楊菲菲.高一學生使用物理教科書預習的現狀調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7.
[4]陳瑞安.培養高中生物理預習習慣的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02).
[5]謝燕忠,李巖萍.創新預習作業設計模式 培養學生物理預習能力[J].中學物理,2016(04).
[6]梁家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與實踐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10).
[7]秦春雷.打造有效預習 切實提高物理自主學習能力[J].中學物理,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