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早
【摘 ? ?要】音樂對人的素質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在具體音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其魅力,還要借助音樂育人,使音樂文化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對于中職學校來說,音樂教育在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怎樣發揮音樂教育功能便成為目前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中職學校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功能的具體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學校 ?音樂教育功能 ?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07
中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目的并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更多的還是用于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具體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激發著手,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性,實現審美能力、道德修養的提高。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部分中職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都采用“灌輸式”教學手段,側重于學生歌唱技巧的培養,對于其他方面比較忽視,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音樂教育功能的體現,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所以需要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創新,引入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功能。
一、精選教學內容,發揮引導功能
(一)和學生的專業有效結合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與學生的專業有效結合。比如,對于繪畫專業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時候,用畫筆描述出自己腦海中的畫面,并且講述一些自己對音樂的理解[1]。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情感等等。對于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導音樂劇。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加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更上一個臺階。
(二)和流行音樂結合
流行音樂具備便于傳唱、貼近生活等特點,進而深受廣大中職生的喜愛。對于中職生而言,流行音樂是他們生活學習中的一部分,不過因為流行音樂質量參差不齊,所以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滿足學生的喜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如《陽光總在風雨后》《我的未來不是夢》等,在這些歌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此外,還可以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有效融合。如《不想長大》這一流行歌曲的主旋律,便取材于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還能轉變學生排斥古典音樂的現狀,強化學生的藝術修養與品位。
(三)和學校教育主題有效結合
具體就是要求中職院校將各種特殊節日合理利用起來,然后合理滲透音樂教學內容,這樣有助于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同時又能有效豐富學校主題教育形式,實現雙贏。比如在五月份的時候有母親節、勞動節等節日,便可以引入《聽媽媽的話》《勞動暢想曲》等;在十月份的時候,可以引入《五星紅旗》《今天是你的生日》等。這樣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創設校園音樂文化環境,強化音樂影響功能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一個學校的辦學特色與水平,在其中合理融入音樂文化內容,能夠使校園文化有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實現對學生的音樂熏陶[2]。為此,中職院校方面應該加強重視,采用合適的手段促進兩者的結合,以便營造出特色的校園文化,為學生的有效學習與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完善音樂教學設施
對于音樂教育功能的發揮而言,離不開完善教學設備設施的支撐。不過因為中職學校教學的特殊性,使得音樂教學并不是很受重視,進而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教學設施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和不完善性。對此,需要相關方面加強重視,積極進行改變,結合音樂教學的需要設置專用的文體中心、音樂教師以及多媒體教室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學目標更加有效地達成,發揮其教育功能。
(二)增強日常音樂教育
1.廣播站與校園網絡。廣播站是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規定曲目,然后借助播放適合學生的經典樂曲,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逐漸形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器樂演奏中外著名歌曲,并在音樂播放前后介紹相關音樂家的生平等知識,以便更好地發揮音樂的熏陶作用,開闊學生的視野。
網絡是當代中職生最喜愛的一種信息交流工具。為此,中職院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校園網站,并在其中設置音樂論壇,由教師、學生在其中分享一些優質的音樂。同時開設討論模塊,鼓勵學生在其中暢所欲言。
2.文化墻與板報。文化墻是學校文化的重要代表,班級板報則是班級文化的代表。在文化墻與板報的設計與布置中,音樂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其中,結合每一學期的教學目標和賞析計劃,將一些代表性很強的音樂故事、音樂知識等安排上去,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豐富板報內容,還能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
3.音樂講座活動。對于中職學校音樂教育而言,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應經常性地進行延伸,如組織開展音樂講座活動便十分合適[3]。而且,很多中職生都住校,所以在校的時間十分充裕。為此,中職院校應該對此加強重視,經常性地組織學生觀看鄰近大學的校園藝術節、兄弟學校的文藝演出等,這樣可以很好地豐富中職生的業余生活,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
三、結語
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注重音樂教育功能的體現,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教育活動中逐漸接受思想熏陶,形成良好的綜合素養,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要想達成這一目標,需要中職音樂教師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且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建各種形式的音樂文化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音樂教育功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蔣艷麗.音樂教育功能在中職院校中的實踐研究[J].東京文學,2015,000(004):55.
[2]余勇.淺析提高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質量的基本策略[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000(023):1.
[3]張文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音樂課程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9,026(0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