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 ? 要】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對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訓練具有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重要性,從激發學生興趣、設計教學方案、夯實寫作基礎、建立學情分析機制等方面探究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32
語文這一門學科,實質是通過對字詞、句子、語法的組合運用來對個體或群體的意識進行表達的工具性學科,因此語文教學追求的寫作能力就是通過對文本進行閱讀、吸收再轉化為個體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表達。寫作是在閱讀和理解基礎上結合書法藝術的更高運用,是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直觀體現,較強的語文寫作能力能夠助推人與人之間的意識表達與交流溝通。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能夠準確表達自身的思想,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之意。基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重要性
方法指導實踐,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的方法能夠促進具體實際情況向具有發展前景的方向行進。因此,寫作教學策略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合理有效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通常是立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際、以小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為教學導向、在教師與學生的寫作教學互動過程中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方法論。所以,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有效論析、反思、實踐和改進的過程能夠提高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效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時代大背景下,對于小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語文寫作包含語文學習的方方面面,詞語、句式、語法、古詩詞、文言文等都應當被充分發揮和有機組合運用于寫作中,所以寫作是語文水平的最高體現與直觀應用。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創新性不斷推進的情況下,個人文學素養的提高顯得尤為必要,而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則有助于將文化自信這一理念深深植入于祖國花朵的信念之中,同時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中文作為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具有重要的交流工具性,寫作直觀地體現為思想的輸出,語文寫作需要在一定程度的漢語閱讀和理解前提下,獲取溝通對象所表達的意思,先在個體自身頭腦中進行思考和理解再進行書面的表達。因此,方法論對于實踐的指導作用原理和文化自信等宏觀發展要求,使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進行探析。
小學生作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實踐對象。小學語文教師若是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實踐策略則能夠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小學語文寫作并不是僅對漢語詞匯、句子、語法進行機械的組合和簡單的堆砌,而是在熟練掌握和牢固記憶以上語文要素的基礎上進行靈活有機地搭配與應用;并且應當對小學語文寫作主體進行充分恰當的理解,在進行行文構思的基礎上,對語文作品進行文章框架的填充與文學意味的潤色。因此,小學語文寫作對小學生而言,是對他們語文學習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全面且直觀的考查。隨著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和普及,盡可能保證更多的小學生升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已是現代社會發展所配套的要求,因而小學生將面臨的便是升入初中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考核。就長遠需求而言,語文也是個人在高中與大學時段對于自身發展而言的文學素養和溝通能力展示的重要渠道,所以十分有必要從小學時期就抓牢對于小學生語文寫作學習的鞏固。由此可見,小學語文寫作不僅是小學生對于語文基礎的綜合應用,而且能體現出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邏輯運行狀態,小學生在語文寫作過程中能夠表達自身的想法,進行思考與輸出,也能促使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交流。因此,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探析,能夠在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激發小學生的思考潛力,使小學生逐漸萌生形成思維和邏輯的形成,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逐漸提高。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承擔著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與寫作水平的重要職責,更肩負著培養品格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時代重任。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其職業生涯過程中會遇見并教育許多學生,學生作為獨立的行為主體是存在個體差異性的,因此,教師的教學策略也應隨之改進。當小學語文教師在一定時段內對同一批小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因為小學生存在身心發育、學習能力、個性特點等差異,語文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所需和小學生成長發展的不同特征來改進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當小學語文教師以縱向的時間維度發展對不同批次的小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因為不同時段的小學生成長和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背景下,如近年來在大力推廣和普及多媒體設備作為傳統語文寫作教學的輔助,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其運用和普及程度就沒有現在這么廣泛,教師以往和現在實施的寫作教學策略就應當存在差異。所以,教師應當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探析與改進教學策略,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以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為教學導向。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便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把握小學生的活潑、好奇、求知心切等特點的基礎上,營造一個積極的教學氛圍。研究顯示,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教學環境即教學氛圍能夠對小學生的寫作態度產生影響。積極活潑的小學語文寫作課堂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活力和參與度,消極沉寂的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會使小學生逐漸走神直至心不在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通過繪聲繪色和詼諧風趣的語言與肢體表達,帶領學生跟隨自己的思路對寫作主題及寫作方法進行解讀和學習,通過發問式引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此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班內開展朗誦比賽,小學生在朗誦前會寫出文稿或者對現成文稿進行深入理解和反復熟記,這有助于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和記憶;教師可以在班內開展書法比賽,寫作不僅要看內容,也要看書寫的呈現效果,如果字跡工整大方,那么任誰看了都會賞心悅目,所以有必要在班內開展書法比賽,使學生形成書法練習的良好習慣;教師還可以在班內開展辯論賽,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具有社會現實價值的話題作為辯題,促使學生在增強認知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讓學生經過思考和抉擇對辯題進行意見表達。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明晰,只有學生對于小學語文寫作飽含興趣和熱情,他們才能創作出靈活生動、具有真情實感的作品,才能妙筆生花。
(二)設計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案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和教案編寫的過程中,應當以小學課本為基礎,將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直觀鮮明地向小學生表達出來。小學生在學齡前雖然對漢字和語句有一定接觸,但是對于具有一定篇幅的寫作還是感到較為陌生與困難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設計寫作專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課件,在對寫作進行學習的初期,特意準備幾堂寫作知識基礎課,對寫作的類別、方式和技巧進行系統教學,幫助小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關于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框架解讀。小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開拓和提高空間,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或者邏輯框架圖對寫作的要素關系進行展示與羅列,便于小學生對寫作的基本知識進行整體直觀的理解和把握。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作為傳統教學的輔助與補充作用,通過多媒體的視頻音頻播放功能、寫作教學共享資源的傳輸功能、寫作教學課件的展示功能和對學生優秀作品的投屏功能等,對小學語文寫作進行情景導學。在教案設計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預判多種教學狀態,對于積極跟隨教師思路、勇于提出個人見解的學生,應當給予眼神鼓勵或言語鼓勵,激發此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課上散漫不認真、走神或聊天說小話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制止與提醒。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完善教學內容和豐富教學課件的基礎上改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三)夯實小學生的語文寫作基礎
“九層高臺,起于累土。”語文寫作雖說不是詞語、句子、語法的簡單堆砌,而是這幾個要素的有機融合與靈活運用,但詞語、句子、語法的積累對于語文寫作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素材進入個人頭腦,才能在腦海中進行具有主觀意識的加工。尤其是在意識啟蒙與打基礎的小學階段,對于寫作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不斷訓練與素材的持續積累,是學生今后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將會依靠的重要基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對班內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讓各小組成員通過相互聽寫詞語、抽背古詩詞等寫作素材、相互查閱并對雙方作文提出建議和共同晨讀等合作學習方式,不斷積累寫作素材,鞏固寫作的基礎知識。這一措施不僅有助于緩解教師的教學時間壓力,將教師原來用在反復機械地批改學生聽寫詞句、抽背學生記憶素材的時間勻出來作為研究并改進教學策略的時間;而且有助于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相互多次進行作業批改、文本抽背等合作學習;同時還有助于小學生的團隊意識與自主意識的培養。一般而言,寫作能力的提高應當是經過反復訓練和打磨修改與斟酌才能實現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對小學生思想表達的引導和訓練。
(四)建立小學生的寫作學情分析機制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應當是課前教師制作教案、學生進行預習,課上教師與學生有效互動,課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學生進行基礎鞏固的一個完整教學閉環。教師應當在寫作課堂中仔細觀察學生的上課狀態并定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隨堂寫作測試、與家長交談、在學生之間進行問卷調查等形式,全面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寫作學習反饋。教師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清學生在認知基礎、身心發育、學習能力和受教育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尊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為其制訂合理可行的寫作學習計劃。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利用多方合力,通過學校和家庭共同作用,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與熱情。教師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應當心懷教育,堅持關心關愛學生成長,推動學情分析機制良性循環發展。
總之,寫作對于個人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都有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刻意識到對小學生進行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從激發學生興趣、設計教學方案、夯實寫作基礎、建立學情分析機制等方面促使小學生靈活生動寫作。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充分調動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其文學素養和認知能力,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玉環.讀寫結合構建語文寫作教學[J].文學教育,2021(07):110-111.
[2]樊俊巧.優化小學語文寫作效率的策略[J].快樂閱讀,2021(12):54-55.
[3]吳淑瑩.信息技術背景下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進策略探究[J].漢字文化,2020(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