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福
摘 要:新課程改革強調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多地參與教學過程。這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為了順應新課改對課程教學的新要求,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應當從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其中游戲教學法是經過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文章主要分析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作用以及實踐策略。其中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數學實踐能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踐策略主要包括數學觀察、數學猜想、數學競賽、數學活動、講故事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游戲教學法;應用策略
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從小學數學這門課程來看,雖然學習的為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但是也具有數學抽象、復雜的特點,而小學生則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發展階段,因此數學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是晦澀難懂的。很多學生會因此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和信心。另外,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保守、枯燥也是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更強調確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所有教學都應當圍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去展開。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法能夠實現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對于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文章圍繞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的作用以及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
一、 小學數學課堂中游戲教學法作用分析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數學課堂中以單向灌輸的知識傳授方式為主,這會讓課堂氛圍顯得比較沉悶,同時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也顯得比較晦澀難懂。因此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不利于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的發展,不能很好地實現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目標要求。而通過開展游戲教學法,則能夠讓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通過分析,認為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一門功課的重要動力。數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墨守成規,而應當尋求創新,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學習,這是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而游戲教學法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情、興趣愛好、心理特點等創設適宜的游戲情境,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在參與課堂游戲時,課堂氛圍會變得十分活躍,從而讓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被動轉為主動,促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游戲的過程中積極主動進行思考,而不是像以往一樣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的各類知識。這對于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都有重要作用。在學生的數學興趣得以培養之后,會使學生具有更強烈的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由此形成良性循環,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增強知識理解、探究能力
數學能力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便是思維能力。學習數學對于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如抽象思維、數形轉換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等。在游戲教學法之下,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夠減少對學生思維的束縛,讓學生在游戲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通過聽、說、想、看、做等學習過程,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為靈敏,逐漸學會獨立思考、舉一反三,使其自主學習能力、數學實踐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而數學思維的發展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大有裨益。
(三)培養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增進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極大便利。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利用率非常高。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熟練掌握,并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發現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更多樂趣,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法,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化元素,拉近數學和生活之間的距離。例如,教學《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可以設置購物類的小游戲,教學乘法口訣,可以設置“分配物品,計算總數”小游戲等。這些生活化的數學小游戲,能夠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輕松掌握數學知識。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小學生以感性思維占主導,對于教師,他們常常會愛屋及烏,因為喜歡一名任課教師而喜歡上相應的課程,同樣的,也會由于對任課教師反感而喪失學習興趣。為此,要想確保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去營造和諧、民主、平等、親近的師生關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教學游戲,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相應的學習過程,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寬松、自由的。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游戲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也可以及時提供幫助,教師也可以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游戲,并對學生予以正確的引導。這樣可以改變學生對教師的看法,突破師生之間身份的屏障,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另外,游戲教學模式下,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心理、數學基礎等等,為因材施教提供客觀依據,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及質量。
二、 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一)設置觀察類游戲,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
數學觀察能力是重要的數學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數學觀察能力的培養,通過觀察,掌握更多的數學規律,具備更為豐富全面的數學思維、數學思想。例如,教學《觀察物體》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副畫面,畫面中不同顏色、形態、高矮的物品若干,組織學生開展“分類”游戲,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各個物品之間的異同,并按照不同的規律對物品實施分類,看誰找到的分類方法更多。這種觀察游戲能夠吸引學生觀察興趣,使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形轉換思想、數學發散思維、邏輯思維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這會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能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