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華
摘 要:農村低年級的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大多不能集中注意力。然而認真地傾聽是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種尊重別人的美好品德。認真地傾聽別人,對于學生們的成長和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同學們認真傾聽也是培養他們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這樣做更有利于他們以后的成長。
關鍵詞:農村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傾聽能力
一直以來,農村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注重的都是對學生們計算能力的培養,卻忽略去培養學生們認真傾聽別人的話的良好習慣。對于這個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都喜歡去說,卻不喜歡聽別人說,把自己作為中心,忽略了別人的感受。一節數學課要么平靜的像一潭死水,要么熱鬧的像開鍋了一樣。小學生喜歡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聽不清楚老師問的問題,也聽不清楚其他同學的回答,導致了低效率的課堂。由此可見,培養他們傾聽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對此,我有以下看法:
一、 讓課堂情境生動,讓學生“想要聽”
學習是一種需要學生主動去參與的活動,需要和一定的情境聯系在一起。農村的教育一般相對落后,教學設備不夠先進,教學方式不夠新穎。所以更需要教師構造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學習,也會讓他們更加輕松的掌握上課講授的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內容中的情感有了一種更深刻的體驗效果,讓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逐漸變得生動了起來,有趣了起來,讓低年級的學生更愿意去接受,去學習。由此可見,生動的活潑的,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近的教學的情境是讓學生愿意傾聽的源泉。
(一)營造平等的和諧的傾聽氛圍
通過實踐可以證明,學生在輕松,平等,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對知識的接納程度更好,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愿意積極主動的學習。但是教師需要注意,不能每次上課只提問那一小部分同學,而忽略了一些平時內斂不積極的同學,這樣會更加打擊他們的自信心,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教師同樣也不能一直只自己站在講臺上講課,而不和同學們互動,這樣會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讓學生更加不能集中注意力。只有一個平等愉悅的課堂,才能讓學生更愿意去傾聽和接受。
比如,在給學生講完乘法除法之后的混合運算時,可以每天都安排一個學生作為小老師,來給大家出題。同學們回答的方式可以一起說,可以搶答,可以指定某一個學生來答,也可以像開火車一樣輪流答,讓回答的方式多一點自由一點,給學生自己發現的空間。這樣大家都會非常主動,他們想聽清楚小老師出的題目,也想聽一聽別的同學回答的是不是正確,也想讓別人聽到自己正確的回答。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們就可以體會到認真傾聽別人的快樂以及主動回答問題并且回答正確的自豪感和滿足感,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會變的自由活躍。
(二)巧妙有趣的教學設計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紀小,可能對于傾聽別人相對沒有那么長時間的耐心,但是他們都對新奇事物會有很大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在課程的設計上下一點功夫,設計出一些新奇,有趣,活潑,更容易被這個階段的學生接受的課堂內容,讓表面看起來無趣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起來。
比如在介紹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多準備一些三角形形狀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見到的物品,然后再讓同學們到黑板上去畫出他們看見的三角形,然后再讓同學們舉例出他們在生活中所看見的三角形的物品。然后讓同學們自己討論三角形都有哪些特點,先讓他們自己說然后再用專業的話去糾正,這樣可以加強他們的記憶,也可以激起他們的興趣。最后再讓同學們根據三角形制作出一些美麗的圖案,讓他們牢牢地記住三角形和它的特點。這樣的話,教師在課堂中擔任的就是一個傾聽者合作者,指導者。這樣生動活潑的課堂怎么能吸引不了學生呢。
二、 明確傾聽的要求,讓學生“學會聽”
在農村課堂上,很多老師通常都會出現同一個問題,就是去指責學生:“為什么我講的這么明白,你就是聽不明白呢?”可是事實上,并不是學生沒聽明白,而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聽,要聽的東西是什么,重點的內容在哪里。雖然學生可能被有趣的課堂吸引,有了傾聽的欲望,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要聽的東西是什么,還不是起不到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傳授給學生傾聽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傾聽是有內容的傾聽,這樣才能讓學習數學知識事半功倍。
(一)明確要求——聽什么
在每次上課的時候,要開展一個教學活動之前,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同學們要聽什么,你想讓他們從這個里面知道什么明白什么,這樣同學們才會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傾聽。比如:你們現在要好好地聽一聽別人是怎么說的?好好看看別人這種方法對你有什么幫助呢?你從別人說的話里聽懂了什么呢?你覺得這種方法有什么弊端嗎?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嗎?……不要去要求學生把聽到的所有都復述下來,聽到所有的東西,而是讓他們有選擇地去聽,知道什么是重點,只接受那些有用的東西。
比如在講對稱平移旋轉時會有很多的作圖題。這個時候就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比較一下,然后再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后派出一個代表來做這道題,在交流前向他們拋出幾個問題,比如:他們是用什么方法作圖的?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對這個你有什么疑問呢?這樣的話學生帶著問題去傾聽,這樣更有利于對知識的接受。
(二)耐心指導——怎么聽
讓學生學會傾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讓學生學會認真用心去傾聽別人說的話,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對說話人的一種尊重。第二個是“會聽”,能夠在聽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能夠抓住一段話中所要表達的重點和精髓。具體要做到五點:一是專心。無論是在聽老師上課,或者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認真聽,聽清別人說的每一句話,不可以一心二用。第二個是耐心聽講。不能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插話,要在耐心聽完別人說話之后,再發表自己的意見,隨便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第三是細心聽。要能聽得出同學發言中有錯誤的地方,學會認真的評價別人的發言,不去重復其他同學已經發表過的意見,要有自己的立場,在別人的基礎上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第四個是虛心聽。當別人對你的意見提出疑問或者對你的意見做出改正時,要虛心接受,改掉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直辯論。第五個是用心聽。在聽別人意見的時候要有選擇的聽,不要盲目地聽,在聽的時候也要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