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曉燕
摘 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學校以及教師應注重生物教學方式革新,采用翻轉課堂生物教學模式,啟發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求知欲,促使學生針對特定的教學內容保持濃厚的興趣,還能間接促進學生智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雙重開發。因此,文章將針對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來進行論證,并進而探討其實際意義。
關鍵詞:生物教學;教學方式;翻轉課堂
一、 引言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注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開展,即在實行生物教學時,不再是以教師課堂講授教學內容為主,致力于學生課下對于生物課程內容的自主研習,自我理解,學生可采取互聯網攝取知識途徑、圖書查閱知識點等途徑進行生物內容的自主學習和理解。創新有效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著重于強調學生要從課本內容的解讀中出發,注重挖掘每個學生生物學習積極意識,并根據其課下表現,促使學生從課本內容的觀察與思考中正確理解生物以及眾多生命體,不斷收獲進步。
二、 翻轉課堂概述
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主要是利用課堂上的多媒體平臺來對教師為學生準備的教學內容以互動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其中,教學內容還可進行互聯網的共享,時刻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當學生在周末復習老師的教學內容時,這時候便可利用翻轉課堂,自主選擇所需的教學視頻,從而進行下載觀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成本,最關鍵的是,學生可自由選擇自己的盲點知識區進行重點補習,而不用因為沒有來得及跟上課堂教學而產生壓力。所以,從這方面來看,翻轉課堂不僅緩解了師生的壓力,而且自由的學習模式是當代每個學生所追求的,翻轉課堂滿足這種需求,學生便可大膽地進入知識的探索空間,去暢想,遨游。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實現了雙贏,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生物知識水平逐漸得到提升。
三、 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翻轉課堂的實行要激發學生的生物思維方式
翻轉課堂學習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書本上籠統的文字教學內容分類為“碎片化”的、具有針對性的、知識點主題突出且具有關聯性的知識補充,學生可利用互聯網學習視頻進行前期的知識點預習,方便知識的吸收,也可利用互聯網進行課后的復習,對于課本自主學習中不懂的、有疑惑的難點,都可以及時通過課下的多種途徑攝取生物知識點等方式求解,并加深學生的理解。但是,由于每個學生存在不同的認識和知識背景,在進行翻轉課堂模式的學習時,對于某些知識點,即使反復觀看互聯網相關視頻也難以有效理解,因此面對此類情況,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不同的課下學習效果,對于積極的、正確的予以肯定,當然對于體驗學習效果差、學習方式有偏差的學生來說,教師應積極引導,并幫助其脫離知識難點學習瓶頸。
由于高中學生對于生物學科有一定的認識,但缺乏基礎的認知,需要教師采用一定的教學方式與之進行改善,翻轉課堂的實行便是其中一種。相對于生物學科來說,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學生利用多種途徑自由學習、自主學習方式并未成為教學授課主流,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教學形式還是以教師講授生物知識,教師講解生物理論為主,為了改善此類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這時可以及時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由學習,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喚起學生對于生物、生命體的興趣。當然,還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生物知識的獲取時,教師需要在前期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生物課程的自主學習,并從學生的心理以及興趣出發,激發學生不斷地求學興趣。
比如,在學習“生物群落間的種間關系”的課本內容時,由于教師處于次要地位,課堂旨在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先設置幾個問題進行引導:“什么是種間關系?”“最常見的種間關系都有哪些?”“競爭的資源和結果分別是什么?”等問題輸出,在翻轉課堂下,學生便可循著教師所給予問題的足跡進行課程內容的自主學習。此時學生親身思考,教師從旁引導,這種由學生親身體驗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內容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從而便可以及時發揮自己的思維與求知性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加深學生的理解,并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二)翻轉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行,培養學生生物學習意識
高中學生大多都缺乏合作學習意識,由于自身生物基礎學識薄弱,需要教師采取一定手段進行改善,采用翻轉課堂合作學習模式可有效培養學生生物學習意識。前期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教師可先進行一個摸底測試,測試的方式就是關于一些生物基礎知識的快問快答,考查學生的生物基礎差異性。因為畢竟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是不一樣的,基礎不一樣,在組內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在進行完摸底測試結束之后,各小組對于自己組內成員的生物知識掌握水平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根據每個學生基礎的不同,在生物實驗以及其他的任務的布置上可做不同程度的區分,比如,生物基礎差的人可以與之相反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幾人在生物知識的掌握上要形成一種互補效應。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翻轉課堂式的自主合作學習時,可以按照課本內容的學習主題,引導學生自由選擇伙伴,自主進行學習。比如本堂課的生物內容是學習“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內容時,在學生開始自主交流之前,教師可以將課程主題任務分發給學生,學生自選成組,小組成員接收到課程任務之后,便可充分發揮自己的生物基礎水平和思維能力,積極落實。在翻轉合作學習課堂開展過程中,學生先自主預習和思考,讀到不懂的知識點做出整理,隨后小組進行整合,互相答疑,所問所答皆可促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在互相問答中,不僅知悉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而且還直接促使學生查漏補缺,吸收關鍵知識,促使學生生物知識水平不斷提高。
(三)翻轉課堂應與生物課本內容情境相契合
為了激發高中學生對于生物內容的興趣,教師雖然不再是生物知識傳授的主體,但是也不能完全退出生物教學過程,而是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生物知識攝取途徑,引發學生聚精會神去思考、去學習。當然,需要注意翻轉課堂應與生物課本內容情境相契合,也就是說,學生在針對課本所講的生物內容進行一定的自主學習時,要以當下課本中出現的生物情境為主,比如學習“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學生光看文本內容很難產生深刻的理解,這時可以自主觀看相關互聯網視頻,或者采取實驗手段親自感悟“細胞呼吸的過程”,這樣的方式不僅直觀地反映出課本內容的相關情境,便于學生有效理解,而且學生直接利用互聯網的信息交融性與便利性進行相關知識的補充,使得學生在利用翻轉課堂獲取知識的過程里,直接感受到生命體的變化、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等知識內容,最后收獲更多意想不到的生物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