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活光
摘要:中國歷史悠久,擁有者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中華傳統文化一直以來被奉為瑰寶,自身有著獨特的魅力和育人的社會功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內容蘊含著很多優秀傳統文化,所以,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的時候也要十分重視講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及內涵,讓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多樣性、獨特性,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語文教學;策略
經過五千多年的沉淀與洗禮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流傳至今最精髓的民族文化,在歷史長河中能夠保持亙古不衰。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擇了蘊含豐富民族內涵的文章,代表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華、純碎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肩負傳遞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引領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其內心深處能夠形成完整的文化印記。而小學生正是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的黃金時期,繼承、發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從學生抓起。
1注重識字教學,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漢字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文化能夠傳承至今的保證,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與思維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漢字能幫助民族傳遞信息、繁榮文化、發展思維、演進文明,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石”,而漢字庫即可理解為存儲歷史信息的寶庫。識字教學可謂是小學語文中的重點教學內容,要想學習語文或其他學科,就必須積累一定量的漢字,這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切忌單純地就字教字,在保障學生高效識字的基礎上,積極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想象對每個漢字蘊含的傳統文化進行挖掘、理解和感知。此類方法不但有利于識字教學趣味性的增長,并且還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對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一定的認知。
如小學語文部編版二年級下《找春天》一課的教學中,該課包含了“羞、遮、掩、躲、嫩”等多個生字,教師可采取此類方式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至識字教學中:以“羞”為例,《說文解字》中給出了“羞,進獻也。從羊,羊所進也;從丑,丑亦聲”的解釋,立足于該角度而言,我們可以將“羞”理解為美食。然而,該課文中卻并非是以美食來解釋“羞”。此時,教師可指引學生大膽想象,以課文中“羞”的實際意義為根據自行理解、認識,學生自然能夠確定“感到難為情”才是“羞”在本課中正確的含義。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立足于“羞”的結構展開想象,如羊挪開“尾巴”之后,就會顯露出“丑”,此時“羊”會感到難為情。通過此類方式展開教學,能幫助學生將“羞”的結構、寫法熟練掌握,且能加深學生對“羞”實際意義的印象。
2利用傳統節日,熏陶優秀傳統文化
與其他課程知識相比,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理解有著很大差別,源自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可以發現。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應當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引領學生對潛藏于生活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展開探索。我國有著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等諸多節日,且每個節日都具備獨有的來歷,且蘊含了一個故事。如每年春節都會放鞭炮,而放鞭炮的原因是什么呢?通過閱讀春節背景故事可以發現,春節是年獸到來的時間,通過放鞭炮能夠驅趕年獸。元宵節代表正月十五那天,象征著團圓。而在端午節賽龍舟和吃粽子的傳統民俗,主要為了紀念屈原。而學生們在學習熟悉的傳統節日時,可以很自然的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如小學語文部編版二年級下《傳統節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搜集與傳統節日有關的歷史故事、視頻素材,圍繞“以我的傳統節日”主題展開寫作訓練,不但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幫助他們深刻理解傳統節日。同時,選擇學生熟悉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要求學生在過節前搜集與節日有關的信息,并通過日記將自身對節日的感受記錄下來,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3講解經典名著中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文學名著豐富多彩,富含深意,是文學界的經典。學生閱讀名著有利于提升其文化素養、綜合素質。所以,教師應該自覺肩負起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強化學生傳承傳統文化意識的責任。在理解名著蘊含的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多的文化和知識,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水滸傳》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名著的歷史文化背景,分析名著當中鮮明的人物性格,讓學生領略到名著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和魅力,真正喜歡上名著,驚嘆傳統文化的雄厚力量,從而使學生的文化底蘊有了顯著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先為學生講解教材的內容,然后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名著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如此一來,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讓傳統文化充分滲透進小學語文課堂之中,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傳統文化繼承者和弘揚者,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語文教學內容,挖掘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內涵,首先將傳統文化與漢字教學相結合,利用漢字的演變去滲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民族認同感。教師還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傳統文化,結合教學內容設計趣味活動以此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課堂氛圍。另外,還可以要組織經典書籍閱讀分享活動,加大在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力度。
參考文獻:
[1]牛星云.淺談小學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小學生(中旬刊),2021(02):21.
[2]馬亞龍.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滲透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21(06):14-15.
[3]莊少云.融合課程傳承文化——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試題與研究,2021(04):166-167.
羅定市蘋塘鎮中心小學良官教學點 52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