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軍
摘要:高中的教育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而物理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需要基于物理核心素養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物理觀念和物理思維。高中物理和生活中的自然規律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特點為學生進行講解,使其能夠認識到物理的趣味性。本文將通過簡單講述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對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案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教學;核心素養;物理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與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不同,高中物理科學性較強,對于學生掌握核心素養的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其有著嚴謹的思維觀念,對其學習態度,研究態度也有著一定程度的要求。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前,應更加重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從而使其能夠在分析內容時憑借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解決物理知識,掌握學習技巧,并且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
物理觀念通常是指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以物理思維為基礎,通過科學的角度解釋客觀事實,從而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物質、運動、能力和相互作用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夠對生活中的現象和物理規律進行科學的解釋。物理是一門復雜且具有較強規律性的一門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發現問題、作出假設、實際認證、得出結論四個過程,并且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對現實世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解釋,發現事物中的內在規律以及物理本質。
(二)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
探究能力主要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踐認證、得出結論的能力。通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則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科學態度通常是指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對待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思維邏輯,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去探究精神和責任感,幫助其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
二、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一)構建高中物理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及素養
針對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體系,教師需要基于物理核心素養將各個部分的物理知識內容進行聯系,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讓學生通過物理知識認識世界能夠提高其對生活和知識的興趣,這對其邏輯能力的提高和高中教學效率的發展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為主要目的,以核心素養為教學基礎,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使其能夠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楞次定律時,教師應先讓學生了解楞次定律的定義,使其能夠充分了解感應電流的磁場變化與磁通量之間的關系,這對學生學習右手定律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磁鐵和鋁環,利用兩者之間產生的物理現象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定義,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還可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二)創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通過高中物理實驗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科學思維,還可以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在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對物理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從生活中發掘實驗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發問,并對其作出假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空間,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在生活中發現物理規律,掌握物理知識,從而形成物理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講解交變電流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利用兩個發光顏色不同的二極管進行實驗,從而根據實驗現象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教師需要將兩個二極管進行并聯,并且接到教學發電機的兩端轉動柄手,讓學生觀察二極管的發光情況。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物理現象,對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三)創設高中物理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們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利用其生活中的事物創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習物理知識。教師需要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物理知識的學習聯系起來,使其在生活中發現物理問題,并且通過掌握的物理知識解決問題,進而得出結論,在生活中發現物理規律。
例如,教師在幫助學生了解傳感器的使用方式和相關注意事項時,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了解傳感器的應用。比如樓道里的聲控燈、便攜式酒精檢測儀和一些電子體溫計都采用了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模式,教師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生活事物的探究能力,對其物理思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以合理的教學方式開展物理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維國.關于高中物理習題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2):71.
[2]盧海峰.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及培養初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6):35-36.
[3]朱靜.指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原始問題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6):63-64.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第一中學 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