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不應該只培養學生的數學基礎理論素養,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進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教師要積極采用智能化的教學技術,啟發學生思考數學問題與教學方法、工具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得學生在相對熟悉的學習情境中了解數學知識、分析數學問題,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數學思維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所訓練而成的個人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結合已學數學概念、原理、假說、理論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進而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了解客觀世界事物發展的規律。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思維導圖教學、問題情境教學、合作小組教學等,這些教學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認識數學知識與技巧,進而真正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思維能力培養進行研究。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學習了最新的教育理念,特別是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部分教師積極開展了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讀數學故事、了解數學問題情境來認識基本的數學知識,并讓學生仔細總結數學學習經驗。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了許多實際的教學問題,比如教師沒有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引導與監督,進而無法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較少。其次,教師在開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帶領學生建立對數學知識的信心,進而使得部分學生數學學習習慣不好。學生只是完成了數學作業,卻沒有跟隨教師在數學學習活動中認識數學問題的價值,進而無法在日常生活過程中主動觀察問題,了解數學問題。另外,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沒有讓學生發揮主觀作用,更沒有啟發學生思考當前數學學習的難點,進而導致學生思維能力較低。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通過仔細分析以上教學問題,教師應該深入總結教學經驗,并精進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展思維,開闊學生數學學習的視野。
(一)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活動
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就應該積極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活動,啟發學生思考當前數學教學的問題,進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以蘇教版“認識10以內的數”為例,教師可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該部分數學知識,啟發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事物來認識數學知識。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初步通過多媒體視頻了解思維導圖,并帶領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對不同的數字有最基礎的認識,并引導學生思考數字與生活物象的關系。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嘗試畫出10個手指、9個橡皮、8個貓,然后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依次畫出1、2、3、4、5、6等數字。學生在親自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字的印象,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與繪畫能力。隨后,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分析課本第16頁第三部分的內容,進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字的意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畫出該部分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記錄幾只動物、動物的順序、下山的動物數量等,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開展微課教學活動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分析數學知識架構,并啟發學生思考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開展微課教學活動,來帶領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規則。以蘇教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為例,教師可以開展計算微課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對100以內加減運算規則。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5分鐘的微課,讓學生跟隨視頻中的例子熟悉基本的計算規則。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嘗試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并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室一周的長度。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對加減法的認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加減規則的認識。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完成課本第7頁練習一第一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后,教師可以提前錄制課下指導微課,讓學生嘗試完成課后習題,并總結數學學習經驗。學生在課下學習微課時,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還可以開拓學生的數學學習空間。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仔細分析當前的數學教育教學方案,從而帶領學生不斷突破思想學習認知,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積極尋求適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進而引導學生逐漸走近生活中的數學,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思維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雪燕.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21(15):81-82.
[2]孔懷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8):85-86.
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新勝第二小學校 03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