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初中學生的要求學生不斷提高,不僅要求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還要提高初中學生審美能力。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美術教學中的繪畫、作品鑒賞等對學生日后的生活有著重要影響。初中的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平臺,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內發現生活中的美、鑒賞生活中的美。本文主要闡述了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意義,然后提出了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學;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初中美術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目前初中美術教學并未受到教師與學校的重視,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厭倦,并未達到美術教學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所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美,將這種美使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在美術作品鑒賞時,教師要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生了解更多人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在工作與生活中對發現美、創造美的人才需求量是巨大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幫助學生緩解生活與學習中帶來的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更好的生活,通過所學知識鑒賞身邊的藝術作品、建筑作品,陶冶情操,升華自己內在的人格,了解更多作品背后的故事,培養學生從更多的角度看待問題,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美術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美術作品創作時會關聯其它的學科,更是涉及到了歷史、神話、生物、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美術作品中也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培養學生從藝術作品內找尋這些學科的內容,并且將自己的所學知識融入到自己創作的美術作品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還激發了學生對其他學科學習的興趣,提高欣賞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能力。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拓寬學生知識面
初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通過豐富知識面的方式,讓學生與作品產生共情,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創作者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講解藝術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涉及的科學,提高學生對美學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鑒賞《最后的晚餐》美術作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美術作品,從美術創作的角度,教師讓學生自主發言,從作品內可以看出什么信息,說出自己了解的美術創作手法等。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是否了解創作背景,由學生講解作品中的故事。教師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適當的科普耶穌和猶大的故事,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二)情景教學
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抱有極大探索的熱情,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提供多變的情景,將學生帶入到作品創作的情景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中國山水畫》的教學中,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上網搜索自然景觀中相似的圖片,并將圖片導入到多媒體內。其次,在課上教師播放山水畫作品,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再次,在學生發言過后,教師將現實中的景色與作品中的景色對應,促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國山水畫的創作意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文學作品,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特征,代表了中國文人的精神。最后,教師讓學生自由發揮,使用山水畫的創作方式描繪一副自己所見的作品。這種方式可以全方位的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
(三)發現生活中的美
藝術來源于生活,在美術教學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獲發現更多的美感。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帶到操場內,感受自然的美感,讓學生在自然的環境下放松自己精神,發現身邊存在的美感,并且通過語言、畫筆等形式將這種美記錄下來。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培養花草,了解生命在生長過程中的美感,并且用圖畫的方式將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記錄,感受生命在生長過程中的美感。教師引導學生周末到景色優美的位置,或者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創作內容,用畫筆描繪出自己感興趣的生活,并且在作品下方標注作品創作的靈感,為什么會覺得這種場景是美的。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四)尊重學生的審美
因為學生的生活經歷,感興趣的領域各不相同,所以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各有千秋,針對同一件事,不同學生欣賞的角度不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審美能力,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從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引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
例如,在《中國民間藝術》的教學中,不同學生喜歡的領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喜歡風箏、有的學生喜歡剪紙、有的喜歡泥塑等,這些作品都是寶貴的中國文化。在教學時教師將有相同興趣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小組內討論自己為什么會喜歡這些藝術作品,在學生講述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感興趣的藝術作品簡單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表現自己的個性,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審美能力影響了學生未來生活與學習,所以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審美差異,根據學生的審美采取不同的將教學措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眼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情景創設的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美術作品中的意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恩俊.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究[J]. 新課程(中學版), 2019, 000(002):194-195.
[2]廖薈泉. 探究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 人文之友, 2018, 000(017):167.
(山東省新泰市翟鎮初級中學?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