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幫助他們學好數學這一重要科目,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本文將簡要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并討論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幾點有效的培養策略,希望對提升當下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5-0028-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Jiangsu Nantong Normal School,China) WANG Jianlan
【Abstract】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in mathematics for students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and help them learn mathematics as an important subject,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logic thinking ability,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training strategies, hoping to help improve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小學數學教學是講究教學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了正確教學方法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吃力、效率高;而那些沒有找對方法的教師,自身的教學工作開展得十分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逐漸消磨殆盡,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十分關鍵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這一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還存在許多問題,影響到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值得教師重視。
一、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小學數學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這部分教師心中,小學生的年紀尚小,邏輯思維這種抽象能力的訓練并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會有選擇性地忽略。其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的關鍵因素,教學方法的選擇影響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急需得到轉變。最后,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需要借助場景化教學,才能讓學生深刻領悟和感受。可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活動組織、情境模擬等教學方式較少,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數學不是一門靠死記硬背知識點就能學好的科目,數學知識復雜抽象,很多學生擁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后,學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學好數學的關鍵就是領悟數學知識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通過現象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在學習中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能力。
(二)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的生活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主思維基礎還較差,學生的思維意識還沒有定型,可塑性還非常強,只要教師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夠幫助學生訓練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總結、判斷、推理的能力。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邏輯思維能力,就能夠在生活中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思想,從而更好地指導生活,這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發揮積極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論是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還是生活來說都有重大意義。
三、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重視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將數學當成文化知識課程來教授,沒有重視數學知識背后之間的聯系。其實,數學本身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知識之間也有著嚴謹的邏輯。要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就要將數學當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學習新知識時不忘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并巧妙地將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給學生呈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這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消化新知識。比如,在學習乘除法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一下數學的加減法,數學的乘除法和加減法之間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2×4=8],也可以寫作[2+2+2+2=8]和[4+4=8]的算式。教師通過更多類似的例子,能讓學生明白加法中的和和乘法中的積之間潛在的聯系。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復習到加法的運算,同時又掌握了乘法這一新知識,學習起來更快、效率更高,在新舊知識的學習中不知不覺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
(二)精心設計發散性問題,訓練學生數學邏輯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以引導學生學習為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群體有他們獨特的特點,容易受外界影響,注意力不易集中,看待事物容易受到慣性思維的干擾,缺少自己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掌握了這一特點后,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節,精心設計發散性的數學問題,從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讓學生開動腦筋,尋求多種解題方法,這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常見的一題多解的應用場景就是在數學的應用題中,教師可以挑選合適的應用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分析,盡可能發散自己的思維,訓練數學邏輯思維。比如,某電腦工廠上半年生產了6000臺電腦,完成了全年生產計劃的2/5,按照當前進度計算下半年每個月要生產多少臺電腦,才能按時完成生產計劃?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的方式來尋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達到訓練邏輯思維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舉一反三,是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的表現,說明學生已經充分理解掌握了知識,并能熟練應用。舉一反三也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思維的創造性,教師應該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正確分類,找到同一個題目不同的解答方法。這樣在解題過程中學生才能撥云見日,準確抓住問題的本質,快速作答,這也有助于學生自己探究和思考總結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能產生積極作用。學生只有對知識能夠舉一反三了,才算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數學知識點,掌握了數學知識背后的邏輯思維,否則更換了應用場景后,學生依然不會作答,那證明學生的邏輯和思維仍然存在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并認真對待,正確面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在小學階段就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這樣學生在將來就能更從容地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瑋.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20(01).
[2]楊士永.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8).
[3]王冬利.論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01).
[4]涂惠蘭.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9(29).
作者簡介:王建蘭(1973.7-),女,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