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現如今高職學生生命意識淡薄的問題,要關注生命教育在高職教學中的實際效果,開展一系列有關生命教育的語文課程,強化高職學生的生命意識。開展生命教育工作,是為了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更加重視生命,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所以說,在高職語文課堂中重視生命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關鍵詞】生命教育;高職語文;智慧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021-02
【本文著錄格式】趙斌.構建關注生命教育的高職語文智慧課堂[J].課外語文,2021,20(12):21-22.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中輕生、自殘、打架斗毆等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并呈現增長趨勢,這充分說明高職學生思想意識方面的薄弱和生命教育工作的缺失。著名教育家羅曼·羅蘭曾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高職學校的職責不僅僅是教導學生學習知識,更應該重視學生生命教育,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讓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自身的生命價值。這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一、高職學校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時代高職生命教育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對生命教育認識淡薄,對生命漠不關心,自身的生命意識淡薄。因為我國目前對生命教育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很多高職學校在生命教育中只是簡單地將預防發生危險作為生命教學的目的,也很少有高職學校將生命教育作為單獨的教育課程去實施教學,建立生命教學的體系更是沒有。這就使處在世界觀和人生觀真正形成階段的高職學生沒有對生命意識的正確認識,這也是為什么當今社會高校學生發生危險事件會越來越多的原因。在高職學校中也缺少生命教育工作的人才隊伍,生命教育工作的實踐者是老師。西方很多國家已經形成了較為全面的生命教育體系,生命教育工作得到了全方位的落實,體現在了學生的每個教學階段。但從我國現階段來看,因為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的體系,教育部門和高職院校沒有健全的生命教育體系,在課程設計、師資配置﹑教學科研﹑師資培訓方面尚不健全,致使我國生命教學人才隊伍發展緩慢,教學效果也隨之下降。
二、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關注生命教育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教學時,可以適當加入老師的人生經歷,分享自己生活的經驗,讓學生能夠從中產生自我生命意識的啟發。這也為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入關于生命教學提供良好的平臺,老師通過對學生正確地引導,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讓學生提高在社會中生活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還可讓學生更好地去享受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伴隨著學生年齡的成長,學生的心智也更加成熟,高職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更應該加強社會生存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日后的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加強學生對生命的重視程度
在高職語文教育中加入生命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就是要讓學生有正確對待生命的態度。在日常教學中加入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存在。隨著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學習壓力、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等問題的產生,如果學生對生命意識的重視程度不夠,自身沒有具備良好的抗壓能力,當挫折和矛盾發生時可能讓學生產生輕生或者報復社會的后果。所以通過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加入生命教育,讓學生能正視生命懂得生命的意義,更是讓學生懂得生命的價值,為社會穩定也帶來積極影響,所以說在高職課堂中加入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生命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信息媒體紛紜的當代,打開手機、網頁或電視時關于大學生出現生命安全問題的報道時有發生,在而今社會進行高職學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建設已經是當務之急。生命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也同樣是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的基礎。然而當代學生被稱為心理脆弱的一代,在面對困難壓力的時候,往往會產生輕生的念頭,這種行為不僅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所以說,在現階段對高職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求
高職學生是即將步入社會的重要人才,使其帶著一顆成熟健康的心投入到社會競爭中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的成型時期,心理素質還需要加強。心理上的不成熟導致學生面對問題總是想要逃避,沒有合理的宣泄渠道使個人負面情緒積壓。這就導致學生容易出現危害生命的舉動。應該在這時對高職學生進行正確的生命教育,緩解并疏導學生的心理情緒,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三、高職語文課堂生命教學的方法
(一)讓學生正確地認識生命的意義
根據不同專家對生命教學的解釋,生命教育可以理解為是關注個體生命的教育,幫助人更好地生存發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讓學生愛惜自己的生命。通過實際進行分析,可以將生命教育分為生命知識教育﹑生涯教育﹑生死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生命知識的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尊重、愛護生命;生涯教育主要是規劃學生職業生涯和人生規劃的方向;生死教育主要是以死亡觀教育;生存教育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自身生命安全意識;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面對挫折正確理解生活的意義。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家庭環境等因素,為學生提供更多個性化的生命教學。
(二)構建完善的生命教育體系
在我國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一個獨立完整的生命教學體系,沒有指導明確的教學內容,老師的教學理論相對落后,所以,構建高校的生命教學已經是必要的。教育部門要建立一個負責生命教育工作管理部門,合理監督高校生命教育工作。高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所學知識﹑專業的特點,在高校的語文課堂中積極開展生命教學工作。與此同時,要積極創新生命教育的工作形式,可以采用體驗式和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上學習生命教育,讓學生能領悟生命的真諦,認清生命的重要性。學校還可以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生命教育體系,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接受生命教學。
(三)加強生命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我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社會的變革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一定挑戰,越來越多危害生命的案例警醒學校生命教育的重要。要想生命教育有實質作用,建立專業的生命教育團隊是有必要的,同時還要加強對老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通過專業培訓讓老師清楚了解高職學校學生生命教育問題,有能力開展專業的生命教育課程,從而提高生命教育的實際效果。所以要建立專業生命教育的人才隊伍,讓學生能有更多受教育的機會,也能讓老師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四)增加生命教學課程資源,提高教學方法
想要培養高職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就應該適當地增加教學中的課程資料。在當前的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比較少,也由于高職學生的心理還處在成型階段,導致學生對于生命的認識并不全面,對待一些生活中涉及法律和道德的知識了解得不清楚,在遇到生活壓力和面對人際關系時會出現問題。基于這種現狀,老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以往的教學方法是老師通過書本的知識進行教學,教學的依據就是教科書,沒有一些適當的課外擴展。應該改變這種方法,在教科書的基礎上結合內容進行相應的知識擴展,不再把教科書當成唯一的教育資料。在教學中,老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改編以及擴展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老師應該加強對生命教育的滲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內心想法。當學生遇到相關問題時,老師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做到真正地將學生的生活和生命教育充分聯系起來,鼓勵學生有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出來,為學生建立法治平臺。其次,老師應該細致觀察學生的行為舉止,并且善于發現教材以及課外知識中的生命教育知識,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讓學生珍愛生命,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學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課外素材、電影片段等形式展開生命教學,合作和開展相關的生命主題活動,更好地進行生命教育。
四、結束語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展示生命的特性,在高職語文課堂上加入生命教學是為其提供重要平臺。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生命的意義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這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方式。通過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各種教育方法,讓學生能夠向正確的人生道路成長,培養每個學生的獨特性,發揚生命中美好的作用,促使學生能夠全面健康地成長,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優秀人才,在日后步入社會中能實現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莉.基于生命教育視角探究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觀察,2020(2).
[2]趙建業.語文陶冶性教學在高職學生生命意識教育中的意義[J].中國成人教育,2015(23).
[3]梁珊.淺析高職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方法[J].學周刊,2015(31).
[4]張愛榮.構建關注生命教育的高職語文智慧課堂[J].文學教育(下),2020(9).
作者簡介:趙斌,1981年生,陜西高陵人,本科,高校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