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里,出現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教育也在大環境的推動下得以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其已然進入了一個十字路口,需要教師在各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既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又要提升學生學習成績。這就需要教育者改變目前的教學方式,積極創新。筆者經過仔細探究發現,將微閱讀引入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在增加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教學;微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5-0073-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eihe School District, Longxi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Feng
【Abstract】In today's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many novelties have appeared, educ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novated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cepts are also constantly chang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t has already entered a crossroads,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all aspects, not onl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but also to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is requires educators to change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ctively innovate. After careful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reading into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an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while increasing students' reading volume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Core literacy;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icro-reading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量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的多次改革,課本知識也越來越傾向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素養。引導學生從小進行課外書籍的大量閱讀,可以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幫助他們養成較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學生也可以接觸到方方面面的知識。在科技的推動下,初中學生大都擁有電子產品,習慣于通過電子產品獲取知識。學校可以抓住這一機會,通過手機推送一些簡短的、有趣的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其閱讀量。
二、微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結合課內知識,給學生推送相關小文章、短視頻
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都源于生活,但在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都習慣于將課文與生活分割開來,導致學生理解能力越來越差,閱讀時也無法和作者產生共鳴。教師在講課文前可以利用科技引導學生了解更多東西,例如教學初一年級課文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借助平臺給學生推送一些簡短的視頻。教師也可以推送記錄老舍的人生經歷以及社會背景的簡短文章,引導學生閱讀。學生通過閱讀這些簡短的文章可以有效緩解其自身的學習壓力,提升閱讀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設計生動有趣的文章內容,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繼而每天去閱讀。教師通過前期信息化技術的導入,可以幫助學生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文章,并且了解生活中的濟南,掌握文章的寫法。
(二)教師立足課堂內容,延伸課外閱讀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學生大多喜歡有趣熱鬧的氛圍,教師可以不定時地開展微閱讀活動,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例如《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比較重要的一本書,里面包含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也是初中階段必考的書籍。很多學生會認為書本太過于枯燥、冗長,有點排斥且沒有耐心看。教師在此時就可以舉行閱讀大比拼活動,通過視頻、圖片的引入介紹《朝花夕拾》這本書,也可以把相關片段視頻引入進來,讓學生感受當時的社會背景,通過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接著,教師就可以每天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如推送《朝花夕拾》中的片段等。學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電子設備,善于借助手機了解相關知識,體會魯迅筆下人物的“喜怒哀樂”,增加學生在休閑娛樂時候的閱讀量。待學生看完整本書后,教師也可以試著舉行一個分享會,先做好示范,將自己讀書時的感受和學生分享,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分享自己看書的一些感想,增加對于書本,對于閱讀本身的理解。微閱讀活動中能有效幫助學生減輕工作壓力,學生也可以通過圖畫、視頻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想,分享在書中獲取的一些道理,從而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
(三)通過微閱讀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和作文是一體的,我們學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優秀的作文,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習作方法。教師在講課文的時候,可能會使部分學生感到很枯燥,這是因為教師面臨的學生不同,不能在課堂中同時兼顧所有學生。為此,教師可以豐富開展微閱讀的教學方法,通過適當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課文,并以其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四)利用微閱讀將課內和課外進行融合
教師要幫助學生將課文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課外閱讀中。如今在考試試題中,課外閱讀的占比量愈來愈大,教育者也應當注重拓展教學內容,將課內和課外的知識進行有效融合。教師可以將兩篇文章進行對比整合,從而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文章的思路。例如在教學八年級課文《藤野先生》時,教師可以利用微閱讀的技術,準備藤野先生的圖片以及魯迅當時的社會背景圖,透過視頻、圖片,增強學生對于社會大環境會的了解。之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找到關于藤野先生的幾件事情并概括出來,將刻畫藤野先生人物描寫的句子也展示出來。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產品,給學生推送一些類似的文章,例如課外閱讀《老人翁》,這篇文章的思路與《藤野先生》有相似點,教師可以用微閱讀讓學生去理解和感知。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作者的寫法,并嘗試將此方法運用于實際中,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師在引入課外內容時也可以適當出示圖片,讓學生找文章中的重點句子,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利用現在的科學技術對課內外閱讀知識進行融合,可以保證學生清晰把握知識點的應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將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進行應用。
(五)利用微閱讀給學生傳授閱讀方法
不同類型的文章涉及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記敘文概括主要內容、體現中心思想的方法與說明文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有較大差異。教師在講解每一種類型文章時,可以引導學生厘清文章的知識脈絡,并且將每一個知識點的方法列清楚,通過微閱讀給學生進行推送。例如教學《風箏》這篇記敘文時,教師就要把記敘文涉及的知識點列出來,例如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通過手機推送的形式引導學生閱讀、找重點,繼而引出記敘文主要內容概括的方法:教師還可在教學中使用“要素綜合法”,將記敘文的六要素綜合到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概括,及時解決問題。恰當的方法和知識邏輯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教育活動不僅局限于課堂,也可以在課外開展。新時代在推動社會發展,也在推動教育進步,在日常教學中引入微閱讀,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幫助他們為初中語文學習奠基。
教育這條路還很長,教育工作者也一直走在探索新型教學方法的路上。以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只要教育工作者動起來,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可以有效改善這些問題。在如今這個大時代中,利用科學技術將微閱讀方法引入教學過程中,能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整體性思維以及概括總結能力。
參考文獻:
[1]朱亞麗.我如何在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微閱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
[2]曹麗鵬.微閱讀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J].北方文學,2016(08).
作者簡介:汪鋒(1968.11-),男,漢族,甘肅隴西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教學。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