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飛
【摘要】文章以人教版中的《微粒性質實驗》為例,通過改良實驗裝置,結合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及樹立正確的化學觀。
【關鍵詞】化學實驗;創新意識;核心素養;化學觀
一、實驗探究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
自從提倡教學課改以來,素質教育的成效提升顯著,但一直以來重視對學生智力方面培訓,單純地追求分數、升學率,而忽略了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未免脫離了教書育人的本質。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結合化學學科的基本特性——以實驗為基礎,如何將兩者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化學觀,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二、實驗探究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驗探索中,既重視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更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以及正確化學觀的培養。本文以人教版實驗中的《微粒性質實驗》改進實驗為例,談談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的做法。
(一)在目標設計中體現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化學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在不斷的勞動創造中,化學的作用也不斷地體現出來。但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環境問題,導致人們對化學開始戴上有色“眼鏡”,認為化學會危害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設計的過程中正面、積極地進行去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培養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形成有用的化學觀。因此,筆者在設計本節實驗創新課中對學生提出如下目標:
1.在課本實驗的基礎上,分析此實驗存在哪些不足,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如何對裝置進行改進。
2.通過對課本實驗的分析,樹立學生環保、節約的意識,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
3.通過對“分子的運動”以及“分子間存在間隔”實驗裝置的改進,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4.通過對“分子的運動”以及“分子間存在間隔”實驗探究,發現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構建宏觀表象向微觀抽象思維轉化。
(二)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1.質疑知新,培養學生探究與創新能力
通過對課本“分子的運動”實驗的分析中,學生得出此實驗存在幾點不足:藥品用量稍多,偏離在實驗中節約藥品的理念。實驗無法移動,不利于課堂的展示。在實驗過程中,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水會擴散到空氣中,與綠色環保的科學理念相違背。
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儀器:U型管、棉花球、滴管、橡膠塞、膠帽
改進后的特點:節約了藥品的使用,減少了氨水擴散到空氣中的量,防止污染空氣。
通過對課本“分子存在間隙”實驗的分析中,學生得出此實驗存在幾點不足:用量較少時現象不明顯,所用藥品量偏多。
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儀器:兩個注射器、橡皮筋、玻璃管
改進后特點:所需藥品用量更加節省,由于酒精經過染色,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通過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優化實驗方案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質疑精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提升。
2.梳理分析,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梳理發現,氨水具有揮發性,能夠揮發出氨氣,氨氣具有強烈的揮發性,會對空氣環境造成污染;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肉眼觀察不到;通過觀察小棉球變紅,可知道分子在不斷的運動;通過觀察到液體液面低于原先位置,可以得知分子間存在間隙;藥品的用量會影響實驗現象,如何使用更少的藥品,獲取更好的實驗現象,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改進實驗裝置。在梳理知識、問題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很認真、嚴謹,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通過對微粒性質的學習,可以是學生直接、客觀地體驗微粒的存在和性質,并且經過設計實驗裝置的改進探究,構建起學生從宏觀表象向微觀抽象思維轉變的橋梁,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化學的科學方法。另外,也讓他們學會分析、學會克服困難,并且懂得如何利用裝置的改進解決實驗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們的綠色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在教學引導中鞏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在本節“微觀性質實驗”的教學中,筆者先展示課本實驗裝置,讓學生討論其優缺點,很快學生就能發現裝置的不足。并能根據教師的指導充分調動起積極性和創造性,依據學校現有的儀器進行裝置改進,最后再進行成果展示,不得不說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讓人出乎意料。
實驗的創新,不單單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的是發揮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此次實驗中,筆者引導學生按照如下要求進行改進實驗裝置:藥品用量要少,增強節約意識;操作能夠更加簡便化;綠色環保,盡量減少濃氨水的擴散,體現環保理念。學生學習氛圍的和諧十分重要。在實驗創新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的想法和做法不符合邏輯,作為教師不能急于對學生進行否定,任何一顆想象的火花都是很值得贊揚,只有讓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信,才能使他們擁有不斷創新的動力。一個和諧、愉悅、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參與意識,才能讓學生敢于思考、敢于表達,才能閃現出創新的火花。
實踐證明,只有激發學生對化學課堂的興趣,培養學生化學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作為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目標,這樣的教學實踐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晶,鄭長龍.化學九年級義務教育教科書(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陳阿民.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化學教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