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儷
【摘要】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要依靠語言表達來完成,要想清楚地講出談話的主要內容,就需要體現出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及條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其語文素養也會隨之提升,并且會使學生受益無窮。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效提升,是每位初中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課題之一。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方面的問題為切入點,據實分析了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表達能力;提升策略
據調查發現,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共同決定著人的表達能力,所以會出現有的人表達能力強,有的人表達能力弱的現象,若表達能力不足,則可通過后天的培養來提高。因而,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后天的表達能力的提升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方法,適當改進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表達興趣,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嚴密的思維邏輯決定著學生在人際交往時語言表達是否恰當。由此可見,得心應手的語言表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個人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
一、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方面的問題
(一)傳統觀念仍然存在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依舊沿用陳舊的思想,普遍認為在考試時能夠拿高分就是好學生,就是達到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很明顯,這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若教師不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則還會出現“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他們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想法,怕被別人否定,進而形成習慣,喪失表達的自信。另一方面,即使學生的語文成績考得再好,卻在課堂學習或實際生活中無法流利、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會對學生以后走上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缺乏有效的表達能力訓練
面對升學的壓力,部分初中生更愿意花大把的時間去復習數學、英語等,認為語文就是多寫、多記,致使他們不斷縮減語文學科的學習時間,甚至直接忽視語文學習。從語文學科的性質來說,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精力掌握并積累相關的知識點,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學生不愿意將時間浪費在語文學習上,更沒有精力來練習語言表達,造成學生的表達能力無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評價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忽略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缺乏合理有效的評價。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普遍認為語文作為語言的基礎,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地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提升,無需專門培養。因而,他們只關注對學生詩詞、字詞句、閱讀、寫作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評價,對學生表達的看法或想法無法提供有效的建議,從而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課前導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要依靠語言表達來體現,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如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內容為依據巧設懸念,借助問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其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學《春》一課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將有關春天的事物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進行提問:“同學們,當你想到春天的時候,首先浮現在你眼前的會是什么?”學生甲:“是一片一片美麗的花海,還有田野間剛吐出嫩芽的小草,還有融化了的潺潺流水?!苯處煟骸氨磉_得非常好,感謝你的分享?!苯處熇^續語言引導:“首先讓你感知到春天已經到來的是什么?”學生乙:“是在清晨的山間小路上,打濕褲腳的露珠,或是窗外透過來的溫暖陽光?!薄瓣P于春天的詩句有哪些呢?”學生丙:“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還有杜甫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這種導入形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想象得到拓展,不僅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而且為學生感知語言精髓提供了便利條件,從而為提升其表達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借助想象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材是聽、說、讀、寫訓練的主要材料,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所體現的教育因素,為學生創造想象的機會和空間,并要求學生表達出想象的畫面,這也是提高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將訓練方式滲透進教學中,使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課文內容的思想教育緊密聯系起來。與此同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及時捕捉教材的空白處,為學生創造想象的機會,并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在對課文拓展及延伸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木蘭詩》一課時,一位教師曾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木蘭凱旋得勝后,回家的第二天發生了什么事情?”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們展開激烈的討論,如學生甲說:“第二天,方圓幾里的村民都趕來一睹這位巾幗英雄的風采,沒想到,原來是一名嬌柔的女子。”學生乙說:“第二天,她的戰友們來找她出去慶祝,當看到穿著女裝的木蘭后,大吃一驚,這么多年,原來你一直都在騙我們。”說完全班哄堂大笑。學生丙說:“朝廷中的高官屢次登門拜訪,邀請木蘭繼續報效國家,都被木蘭婉言謝絕了,她說,如今天下太平,已經不需要她再上戰場了,現在她只想守在親人身邊以盡孝道?!睂W生丁說:“我的結局非常浪漫,她一直仰慕的大英雄得知她是女子后,第二天就來向她提親,他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此時,教室里傳出熱烈的掌聲。通過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各抒己見,不同的畫面、不同的構思鮮活地呈現在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對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提供了便利條件。
(三)借助角色扮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據調查所示,提升語言表達要以雙向互動的語言為基礎進行培養,學生只有通過互動才能強化表達能力,進而實現有效提高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借助表演的形式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將主人公及事件真實、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表演中得到提升,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教學目的。例如:在教學九年級《劉姥姥進大觀園》中的第二大部分“劉姥姥上演笑劇的過程”時,教師先讓學生理解課文,將小說的結構及內容掌握牢固,然后要求學生仔細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如賈母、王熙鳳、劉姥姥等,并討論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課堂中學生們可各抒己見,對于不足之處,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補充,便于學生更好地融入角色扮演中。隨后,展開實際表演,有條件的班級可利用道具來創設環境,包括頭飾、服裝等,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們有模有樣地進行模仿,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鍛煉了自身表達的膽量。表演完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各位演員的表現做出評價,可以從語調、生態、服飾、動作等方面細致、全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又為“觀眾”提供了語言表達的機會。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鍛煉。
(四)借助課余時間組織實踐活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只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依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達到想要的效果。例如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實際訓練,不僅在真實的交流情境中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例如:在學習完《岳陽樓記》后,為了使學生體會到那種美的享受及作者的博大情懷,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最近的景點參觀,讓學生想象自己仿佛就站在岳陽樓上,腳下就是壯麗的洞庭湖水,同學之間相互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敞開心扉,闡述自己的觀點,使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到公共場所去做一些采訪活動,如商場、公園、汽車站等,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真正體會到人際交往中語言表達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提升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刻不容緩,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語言表達都與學生息息相關。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創新精神,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營造互動氛圍,充分挖掘教材所體現的教育因素,為學生創造想象的機會和空間,靈活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法,為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昕.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黃岳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分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05):43.
[3]韓忠軍,朱寶利.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