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道草
摘 要: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從“趣味游戲”“操作活動”以及“合作探究”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小學數學有效教學這一主題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趣味游戲;操作活動;合作探究
有效教學是有效率、有質量教學的簡稱,是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消耗最少的時間與精力換得最高的教與學回報。自有效教學的概念提出以來,各學科教師都致力于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自然也不例外。在長期的數學教育實踐中我多有收獲。以下僅結合自身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針對有效教學這一主題進行簡單闡述。
一、借助趣味游戲,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喜歡參與形式多樣且趣味性極強的游戲活動。這便很好地印證了“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這一句話的正確性。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在自身的數學教育實踐中巧妙組織趣味游戲,這些游戲既要具備充足的趣味性,又要與所教學的數學內容密切相關,這樣學生才能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輕松學習知識,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識,從而為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節知識時,我需要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數學練習,以讓學生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相關內容及時加以復習與鞏固。但考慮到大量的數學題目很容易帶給學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進行了“計算我在行”的趣味游戲,即由我為學生出示關于小數加減法的題目,學生則要在聽到題目之后快速思考、計算并說出答案。題目出示完畢之后,正確回答題目數量最多的學生,便可獲得“小數計算小行家”的光榮稱號。別小看這一趣味游戲,其很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及其競爭心理調動了起來,大家高興地參與游戲,認真而專注地思考,在無形中收獲了高質量的數學學習效果。借助趣味游戲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對于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所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
二、組織操作活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他們活潑好動,愿意在動手操作活動中釋放自己的天性與活力。這是小學生非常普遍的一個特征。由此出發,教師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便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學習特征,并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組織恰當、適宜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心。這樣學生學習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包括動手操作能力等在內的綜合素養也能得到極大提升。這也是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目標更好實現的一個重要突破途徑。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知識時,我并沒有只是照本宣科地向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而是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木棒,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用這些木棒嘗試著拼接規范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樣,可謂是打開了學生動手操作的大門,學生非常樂意接受,并愿意主動地進行操作。在動手拼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過程中,學生對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的概念、性質有了更為直觀且深刻的理解。而這是小學數學教師僅僅只是理論性闡述所難以達到的效果。組織操作活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有效教學的目標自然也不難實現了。
三、開展合作探究,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合作的力量是極大的,是一個人的力量所難以企及的。為此,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在合作中同心協力解決同一數學問題及難點,這樣學生的學習質量會更高,其合作意識及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顯然有著更強的意義,也是有效教學所追求的方向之一。
我在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就會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合作探究活動。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這一節知識時,我便讓學生按照前后左右就近的原則嘗試閱讀數學教材,并對“什么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和底”“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三角形的三條邊有怎樣的關系”“三角形分為哪幾類”等較為基礎且簡單的問題進行自學與解答。這些問題的難度不大,適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因此,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積極思考并廣泛合作,從而實現對三角形基礎知識的初步認知與理解。而這顯然為我在數學課堂上面對學生未能突破與理解的知識加以重點引導與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開展合作探究,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標得以輕松實現。
四、結語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目標的落實是每一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努力奮斗的方向。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也感知到有效教學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日后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我將進一步努力探索,以使學生的學習質量更高、學習效率更佳,都能獲得更好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學成.淺談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9):38.
[2]李俐亭.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淺論[J].商情,2019(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