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雀平
【摘 要】 自2014年至2020年,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等地相繼實行了新高考,有了第一批走出考場的新高考學子,在2021年,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等地也將作為第三批試點執行新高考,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全面落實新高考政策。新高考的實行,給學生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與更好的發展機會,在新高考之下,素質教育能夠更好地推行,這就體現在高考命題地改革之中。新高考通過新命題引領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獲得全面發展。在這之中,數學作為主要學科有著較大的變動,而今應該積極思考的是新高考下,高中數學試題應當如何去命制,才能真正達到高考改革的目的。
【關鍵詞】 新高考? 高中數學? 試題命制
引言:
高考命題直接影響著高中的教學模式,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制定新高考數學試題時,不僅僅要保持原有的科學性、綜合性,更需要在其中滲透科學思想、人文思想、美學思想,讓學生們在高考命題的指引下,提高綜合素養,走向燦爛人生。
一、新高考帶來的改變
新高考的實行,給數學帶來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取消文理科,無論學生選擇理科為主的課程,還是文科為主的課程,其所學數學都沒有了差異,這種情況就要求命題者考慮不同學生群體的特點來進行命題。第二個顯著變化就是,為了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在新高考命題中貫徹“五美教育”,這就要求在命題中增加人文內容、美學內容。
2020年,山東實行了新高考,在2020年的山東數學卷中,可以看到一些明顯的變化。一是新背景素材題目明顯增加。題目中出現了更多的新背景、新圖形、新定義。這正是落實素質教育,五美育人的體現,學生解題,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更要理解題干,同時,學生的視野也會得到拓寬。二是解答題中出現了開放條件,供學生自主選擇。這一改變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解題思路,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開放思維。三是更加考驗運算與思維能力。這就意味著學生的復習重點應當發生變化,思維能力應當得到鍛煉。
二、新高考背景下應當如何命制高中數學題
(一)適當增加題干長度
當前,培育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目的。在高中數學命題時,適當增加題干的長度,讓學生在更為復雜的題干中提取有用信息,完成解答,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2020年山東的新高考數學卷中,就出現了長題干,其中第四題,也就是“日晷”一題,就十分考驗學生的理解與提取條件的能力。在此題中,學生要首先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再依據其中所給的條件完成答題。
(二)引入新概念、新圖形
新高考較全國卷的一大不同是去掉了考試大綱,這就意味著考試的范圍將會擴大,高考題將更加開放,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高考的難度,對于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更是一種挑戰。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就應使學生慢慢接觸一些新概念,嘗試解決新圖形,在真正的高考考場上遇到新概念時,學生才不會手忙腳亂。
在2020年山東卷之中,就出現了新定義。其中第十二題就給出了“信息熵”的新概念,對于大部分高考生來說,“信息熵”是一個新的概念。但題目給出了較為簡單的定義,學生只要按照題干來進行解答即可。可是一些沒有接觸過新概念的學生很容易被這個新定義嚇到,不僅僅解不出此題,還有可能影響自己的心態,從而影響到整場考試。所以,高中數學的命題者們要多加入一些新的概念和圖形,使學生們多見不怪。
(三)平衡難易程度
文理分科取消之后,文理數學之間的界限也消失,對于一些學生尤其是偏文科學生來說,得分的機會將會減少,基于此種情況,在高考命題中,命題人往往將一些題的難度降低,出一些較為基礎的題來平衡高考卷的難易程度。因此,為了平時的練習更加貼近高考,高中數學試題的命制者們也應該平衡難易程度,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能夠看到希望。
在山東高考中,數學給了每個學生多得三分的機會,突破傳統的選擇題選擇方式,單選題從四個選項選一個,而多選題只要選對一個答案就會得三分,學生得分的機會將提高,難易程度也會得到均衡。
(四)增加計算量
改革之后,高考數學題更加重視計算能力。計算能力作為數學的基礎能力,關系到一個人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此,高中數學的命題者們也應該提高題目的計算量,在平時的練習之中就培養起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計算量,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力與細心程度。
(五)保持科學性、嚴謹性
數學命題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學、嚴謹、符合邏輯,因此,在命題者們命制高中數學題時,不能只求變化,還應該保持之前的科學嚴謹特性。
三、結束語
新高考是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大業、培育時代新人而實行的偉大工程,新高考的實行帶來了無限的機遇與挑戰,新高考之下的學子們應當明確地看到大勢所趨,抓住機會,提升自我,實現人生理想。奮斗在各個崗位上的教育者們,也應當順應改革之大勢,作出調整,助力學生實現夢想,助力祖國實現民族復興大業。
參考文獻
[1] 傅記團.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試題命制研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9(5):0130-0130.
[2] 韓智明. 尋根探源,只為一個高考題的本質——探究2018年全國新課標高考Ⅰ卷理科數學19題[J]. 數學教學通訊, 202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