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霞
摘 要:在重視創新教學、科學育人的視域下,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已成為擺在各科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這些能力有助于學生實現深化學習,有助于協助教師達成教學目標。因此,不管是出于對學生負責,還是出于完成任務的緊迫性,都有必要對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培養展開新一輪探究。文章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相關探究,提出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和建議,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19
數學思維能力是諸多學習能力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能力,在數學學科學習中占據較大的分量。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就意味著數學知識將學習得更充分、徹底和有效,是小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保障。小學生正處于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至關重要且非常必要的。
一、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所謂數學思維,指的是學習數學知識采用的方法和思維習慣,只有具備這項品質,才能真正了解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答問題。數學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再加上數學是一門需要強大邏輯思維能力才能真正學好的學科,這就使得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極具必要性和緊迫性,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現實意義。
具備較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會比數學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得更出色、更有效,也是數學成績出現較大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有的學生能夠快速吸收、掌握知識點,并靈活地運用;而有的學生則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真正掌握知識點并加以運用,這也是數學思維能力差異所致,需要數學教師充分認知。除了這些,數學思維能力還關乎學生的敏感程度及學生的發散思維程度,這對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做出準確判斷有一定影響,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所以還需加強對數學思維能力的關注和重視。
總之,數學雖是一門學起來較為有難度的學科,但是想要學好并非無計可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關鍵,還需把握好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方可達成教學預設目標。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對策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可急躁、盲目地開展,還需講究策略,要結合教學實際制訂嚴密的計劃,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實施,并總結出合理的教學方案,才可能讓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遵循必要原則進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制訂和推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計劃和方案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加以實施,才能確保制訂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更具合理性、有效性。建議主要遵循三點原則:其一,依據新課標的原則。該原則是與新課標大環境相貼合的原則,需要數學教師務必重視起來,按照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和原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讓教學路線、育人路線走得順暢且正確,才能培育出符合教育背景的合格人才。這樣的教學思路、育人思路才是可取的,切不可與外部發展趨勢呈相反態勢發展。這一原則有助于教師教學任務的順利達成,避免了教學資源、精力、時間的浪費。其二,要遵循逐步推進的原則。這項原則講究和突出的是不要一蹴而就地開展速成培育,“拔苗助長”的思想和行為只會起到反作用和反效果,一定要避免這種思想和行為的產生,要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才能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得更扎實、更穩固。其三,遵循小學生思維特性的原則。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多在7-12歲,他們處于身體發育的加速期,不同年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思維特點不盡相同,還需遵循小學生的思維特性規律進行相應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讓全體小學生得到適宜的鍛煉和成長,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助益。
(二)數形結合,強化記憶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除了遍布數字外,還充滿圖形,且數字和圖形之間存在必然關聯,數字可以解釋圖形,圖形也可以解答數字問題。不管怎么說,做到數字、圖形兩手抓,才不會浪費數形資源,還能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產生積極作用和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數形結合還可以讓學生充分認知空間形式和學習本質,這是單一學習不能起到的效果。進一步利用數形結合來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可確保學生掌握知識后并牢牢記住。當然,數形結合切不可過于復雜和煩瑣,如采用一棵樹及小鳥的剪紙,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樹上”的“小鳥”的數量變化,并從中逐步知曉加減法的內涵和意義,能真正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記憶自然得到強化。日常教學中,教師還要鼓勵和提倡學生多采用數形結合的形式解答問題,相信會讓枯燥、晦澀的問題更簡單化、趣味化,無形中會逐步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銜接新舊知識,探尋學習內容之間的關聯
小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是從簡到難依次呈現的,且看似單獨存在的知識點之間是存在必然關聯的,還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銜接新舊知識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并借助數學思維發掘學習內容間的關聯,不失為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較好做法。為此,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進行到一定階段后,帶領學生回顧舊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的同時,與所學的新知識進行串聯,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其中進行關聯發掘,切實實現系統性教學,切實為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和鍛煉提供契機。在探尋學習內容之間關聯的過程中,還需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洞察力、發散思維進行培養,從而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廣度。值得一提的是,探尋學習內容之間的關聯,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脈絡、框架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對學生全面掌握所學知識有不錯的助益,需要數學教師切實將該項工作實施得順利,完成得出色。
(四)聯系生活實際,強化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是一門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學科,這就意味著數學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需要數學教師從此入手,不斷在課堂教學中強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促進學生靈活性思維的鍛煉,真正強化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需要做的是挖掘教材中與生活存在關聯的信息和元素,從而將其放大、帶入到現實生活中,并以生活實例的闡述促成教學與生活的充分融合,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同時,進行專注的思考和認真的探究,對于降低問題難度、理解困難度也有不錯的功效。這是將課堂教學聯系生活實際的又一個好處,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視角看待問題、剖析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的潛力。所以,數學教師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甚至借助這種方式、方法強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只要過程合情合理,相信可以取得不錯的成效。
三、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建議
雖說當前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學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且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斷革新,相信會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影響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干擾因素依舊存在。為了確保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各項工作進展得順利與有效,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首先,有必要優化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會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弊大于利是比較常見的現狀,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提高重視程度,并不斷擺脫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依賴,從而在教學新理念的支持和引導下,開啟現代化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在大膽實踐和認真分析的過程中,切實探尋到適合班級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其次,要把握好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難易度,切實做到將問題合理引出,切不可盲目且急躁地引出,否則很容易激發小學生的反感、厭惡情緒。與此同時,還需在習題難易度上精準拿捏,切實激發小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充分體現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水平,切實讓教師加深對小學生思維水平的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制訂和推出更具合理性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再次,要科學地安排好教育教學進度,這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有利而無害。確保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穩固提升,尤其是對低平級段的小學生,更是有著較多的益處,可為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根基。與此同時,還可將教育教學進度與學生數學思維培養進度達成一致,切實做到協調發展,有利于教學、育人雙重任務有效達成。
最后,要根據學生的差異來進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這點至關重要。因為小學生之間存在必然的差異,可能是性格上的差異,也可能是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差異,不管是什么差異,都會讓教師的培育策略出現不同的結果。為了貫徹和實現針對化育人,需要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差異化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科學教學的正確做法,相信會讓數學教師的育人任務更快速、更精準、更有效地達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為數學思維能力是協助學生更好、更快地學到并掌握知識的關鍵,只有具備這種品質和能力,才可以在真正意義上學好數學這門學科。這樣看來,數學教師的任務是繁重的,且有達成的必要性。因此,需小學數學教師關注和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并為此做出不懈努力。只要教學方案、計劃合情合理,相信可以達成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文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
[2]韋雪芳.試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20(7).
[3]彭樺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