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
摘? 要:新課程教材,為我們編排了豐富的人文教育內容,要求我們廣大一線數學教師,要深鉆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人文素養;小學數學;數學教學
數學課堂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新理念下數學教學不可缺失的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時,應從學生個性的張揚,牧村中人文思想教育的發擁滲透積極營造人文思想望造氛圍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腿等方面著手,讓數學課堂豐富多彩,有聲有色,魅力無窮,彌漫人文的芬芳。現代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不僅要關注數學知識的傳授和方法、技能的訓練,更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有機地滲透人文思想道德教育,讓數學課堂充滿著人文性,成為加強孩子們思想道德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平臺。數學與人文思想教育的統一,是新課標中對數學學科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把數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既定為首要的目標。
一、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 個性張揚的快樂天堂。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新的人”。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傳達知識的快樂天地,是開啟智慧的無形鑰匙,是陶冶情操的潛在力量。數學課,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差異,點燃孩子們的創新激情,鼓勵學生求變求新,另辟蹊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感,個性充分得以張揚。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我設計這樣的題目:如果給你根24米長的繩子,圍成一個長方形,該怎么圍?學生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回答:“圍成長11米,寬1米的長方形。"“圍成長10米,寬2米的長方形。”“圍成長9米,寬3米的長方形。”...孩子們求變求新的創新發散思維得以充分體現,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有意識地設計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 讓學生多角度思考,積極探究不同的解答,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多中求佳的獨創性,培養了其創新精神,讓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和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發展。
二、充分發掘教材中的人文思想教育元素,有機地滲透人文思熏陶。
(一)巧5用教村進行傳統歷史文化素村、漁進人文思想教育、小學數學教村編排時,有意識提供了很多人文思想教育求材、我們應充分加以利用,對學生施以積極的人文思想教育,比如在開展《四川率)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用“繩測法”、“滾動法”等展始的安驗。得出費周事的近似。“使學生在”與活動體驗中發現數學規律,出示課件、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發現圓固率的過程及對數學做出的貢獻,激發孩子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數學中,可有機地追溯到秦始皇統度量街, 讓孩予在數學實踐中明自為什么要統一度量衡,秦始皇統度量衡的偉大歷史貢獻,聯系到我園加入WTO后,實行新的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
(二)借助數學內在的規則,滲透社會公德教育。在學習數的大小排列時,在完成學會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數字排列教學目標時,還應明確告知學生:大的帶領小的、保護弱小:小的要容重老的、學會謙讓,以形成種對社會公德倫理的感情踐行。
(三)借助鮮活的信息,進行民族自豪感和時代精神的培養。數學教材中有“神州6號”、 “北京申奧”等數學訓練課題,這類題目就很有時代感,編排在教材中,很自然地讓學生去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是一次很好的人文精神的黑陶。教師在處理時、應該放手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評一評、議一議,讓學生感受到的是強烈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
三、積極營造人文思想氛圍,教學相長。
現代數學教學倡導師生平等對話。平等意味著師生人格平等基礎上的靈魂交融、教學相長情況下的解決問題方法的切磋,相互信賴氛圍中的心智啟迪。數學課堂教學,師生只有在平等融洽的互動合作中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數學課堂真正鮮活起來。因此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創設一種師生心理交融,民主互動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應有時,我和學生做“出題練習”的游戲。學生出一個乘法算式,我出一個乘法算式,兩個算式要共同的數字,能夠進行簡便運算。如生出32X24,師出75X24等。活動可分三個層次進行:學生先出題,老師后出題、老師先出題,學生后出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出題。這樣設計的游戲練習,既好玩有趣,又能積極滲透以生為本,師生平等的人文思想,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又給學生營造了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環境。
四、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提升審美情趣
新課標前言中明確規定,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使學生感受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領略數學命題和數學方法的美學價值。數學的美體現在符號、公式、邏輯、語言的簡捷美、數和形的對稱美、統一美、還體現在數學命題、解題方法巧妙、靈活、有趣的美等方面。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這樣一種體驗。當你成功解決了一道難題,都不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自豪感、成就感,因此,我們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充分發據展示數學課的審美價值,追求數學美,培養孩子們的市美眼光和市美情趣,當學生一且發現數學數字、符號、式子,圖形體現出無窮的數學魅力時,他們往往樂此不疲。在學習了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等幾何圖形后,我設計了一道拼圖練習:讓孩子們用幾何圖形拼出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開動腦筋,拼出了諸如七巧板、人頭像、小拖車、大風車等圖形。在復習鞏固了圖形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創造美、欣賞美的情趣,感受學習數學的無窮魅力。
數學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外在目標,人文思想的滲透與塑造,是數學課隱形的核心目標。它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素質。數學教學,應牢牢把握這一明暗的兩條主線,讓數學課堂縝密嚴謹卻不乏充滿人文的溫暖和思想的熏陶,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薛啟甲.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人文素養培養研究[J].學周刊,2021(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