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 要:題組是教師把握學生的所思所學和知識邏輯,通過整合與梳理建立符合相關知識點的一組題,練習這種題組可以幫助學生一邊解答一邊培養思考能力,不斷改進做題的解答思路,更深入地了解知識點。結合相關教學經驗,根據題組的特點,歸納出層遞式、同類型和對照型三種題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編排題組
在目前的許多教學中,不少小學數學教師只是把題組看作是一些算術題的排列組合,而不是運用知識的聯系建立題組,如此一來,學生并不能從題組中體會數學的邏輯性。教師應改變這種看法,將題目精心有序地整理編排起來,帶領學生體會內在邏輯、明確題目間的差異,有效地推動學生展開數學思維,擺脫機械死板的單獨舉例講解,做到切實有效的教學。
一、編排層遞式題組,便于學生構建思維框架
通常,學生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方式學習新課程。所以,教師理當根據題目難易程度,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實踐,給學生創造寬廣的思想道路,做到既了解知識,又會分析知識。為此,教師需要重視層遞式題組的編排,強調思維的循序漸進,有效地促使學生與之前學習的知識建立聯系,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改進思路、擴展方法,突破固定模式,讓學生形成邏輯嚴密的思維構架。
譬如,在教學分數應用題相關知識時,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分數又是小學數學的重難點,學生解答時,常出現許多錯誤。根據研究,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是學生在分析“剩余率”和“剩余量”的關系時會出現思維混亂,分不清它們的區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編排以下層遞式題組:
(1)一根麻繩長度為8米,剪掉它的1/8,還留下這根麻繩的幾分之幾?
(2)一根麻繩長度為8米,剪掉1/8米,還留下多少米?
(3)一根麻繩長度為8米,剪掉1/8米,還留下這根麻繩的幾分之幾?
(4)一根麻繩長度為8米,剪掉它的1/8,還留下多少米?
鍛煉學生在分析“剩余率”和“剩余量”的能力,掌握題目的本質,能夠分辨問題是求“剩余量”還是求“剩余率”。經由上述題組的訓練,學生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如果用分數表達數量的概念時,需要采用“一開始的總量-去除的量=剩余量”;如果用分數表達分率時,就應先了解單位“1”的概念,然后整理解答思路。
二、編排同類型題組,便于學生摸索規律
為了培養學生探尋數學規律的能力,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設立題目,使學生在做題時感同身受,便于將知識點融會貫通。所以,在設計題組中我們需要強調摸索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找出規律的能力。
譬如,在指導“小數除法”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更有效地發現數學規律,教師編排了下列同類型題組:
(1)10.4÷2.6? 10.4÷1? 10.4÷0.8
(2)11.2÷2.8? 11.2÷1? 11.2÷0.56
(3)0.96÷1.6? 0.96÷1? 0.96÷0.16
教師要求學生先解出題組,再將解得的答案進行對此,思考答案與被除數的關系,并給出結論。學生先對比第一個題組,得出題組中三組題的答案從左至右不斷增大,還有10.4÷2.6的答案比被除數小,10.4÷1的答案與被除數相同,10.4÷0.8的答案比被除數大。但是,若此刻就讓學生總結規律,會看起來例證不足,缺乏科學性,而且學生只做一組題的話,印象不夠深,還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接著對比后面的題組。學生重復一開始的操作,不斷總結,得到規律。同類型題組的編排方便學生感受和總結規律,展開數學的奧秘,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編排對照型題組,便于學生加深理解
對照是一種通過比較來明晰事物的不同點,有效引導學生領會數學的奧秘。學習數學需要善于分析問題,如果學生對問題的要求、構架分析不明確,就可能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方法。所以,在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將問題編排成對照型題組,讓學生更快地發現核心知識,便于學生掌握更有效的解題方法。
在教學“百分數”相關知識時,知識的難點是學生容易混淆“對照量”和“被對照量”,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方法。鑒于此,教師可以給學生編排對照型題組,幫助學生思考相關題型的解題方法。
(1)某果園里,種植了90棵蘋果樹,以及30棵梨樹,請回答果園里蘋果樹比梨樹多百分之多少?
(2)某果園里,種植了90棵蘋果樹,以及30棵梨樹,請回答果園里梨樹比蘋果樹少百分之多少?
為了讓學生辨明題目的要求和最終問題的相互聯系,找到解題思路的不同。問題(1)中,問“果園里蘋果樹比梨樹多百分之多少?”那么梨樹數量是單位“1”,就是被對照量,具體解答為(90-30)÷30;問題(2)中,問“果園里梨樹比蘋果樹少百分之多少?”那么蘋果樹數量是單位“l”,就是被對照量,具體解答為(80-25)÷80。如此,學生就能明白什么是被對照量,什么是對照量。對照型題組不僅能幫助學生分析兩個題目提問方式的不同,還有利于學生整合所學知識歸納出該題型的解題規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數學成績。
綜上所述,將豐富的題組穿插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針對題組的特點做出編排,尤其是層遞式、同類型和對照型的題組最為有效。
參考文獻:
[1]朱鐵琴.類化練習 拾就深刻:小學數學題組練習設計例談[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2(11):6-8.
[2]毛雨辰.淺談小學數學題組練習的設計[J].生活教育,2017(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