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往來的日益頻繁,我國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英語作為高職教學的一部分,還存在很多問題,使得英語教學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就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創新英語教學路徑。基于此,本文從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創新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作者簡介】張勉(1968.09.08-),漢族,甘肅慶陽人,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論。
前言
以就業為導向是從市場需求入手進行教學改革,讓專業課程設置更加科學、有效。這樣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英語教學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并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高職院校要緊跟市場發展需求,進行英語教學改革,以實現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 高職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師生互動少,學生興趣不高。
從目前的情況看,有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缺乏一個較為明確的目標,教師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并未重視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外交流能力的培養。此外,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不是特別高,存在消極、懈怠等不良情緒,英語學習比較被動,不會積極主動地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教師也并未給學生提供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不理想。
2. 英語課程設置不科學。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在設置英語課程時,讀寫等相關的基礎內容偏多,實踐課程偏少,這就使得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學生即使掌握了許多英語知識,但依然難以進行英語對話、交流等。與此同時,英語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基本沒有對跨文化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述。教材更新的速度很慢,并未將職業教育的特點全部體現出來。另外,因實踐課程內容少,高職英語未能和社會實際有效聯系起來,無法讓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提高、鍛煉。
3. 教學方式單一,師資基礎薄弱。如今,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在逐步擴大,師資比例出現了嚴重失衡的問題,英語教師的工作任務加重,壓力增大。因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得不到全面保障。據調查,許多英語教師在教學時,依然使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并未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并未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開展教學,整個課堂教學氛圍沒有活力,學生曠課、逃課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教師也并未聯系市場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這一重要因素開展教學,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已,學生的整體英語能力和水平難以得到提升,無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路徑分析
1. 高職英語教學要明確課程教學目標,革新教材。高職英語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對英語教學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要意識到英語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培養社會所需的英語方面的專業人才,并非僅完成學校的考試任務而已。所以,高職英語教師需要從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專業的英語實用人才為目標。
確定好教學目標之后,就需要對教材加以革新。英語教材除了要有基礎內容,還需要增加實踐方面的內容,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英語教材要和學生的未來就業融合起來,二是要適應學生實際英語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職業教育特色體現出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英語教材內容的設置需要突出職業性特征,始終要圍繞學生的需求、能力匹配來編寫,不只是教學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還要進行技能訓練,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從自身到對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 拓展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高職英語教學,需要拓展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教師要依據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各種類型的情境,并分配好學生在語境中的角色,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可以得到有效鍛煉。小組合作、任務驅動在英語語境教學實踐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如,我在每次上課時都會依據市場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給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交流情境,讓學生進入真實的語境中。再將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安排給各個小組,有些小組負責講述文章,有些小組負責進行提問,還有些小組負責點評其他小組的學習情況。在實踐活動中,我發現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表現得很積極,都按照要求去做準備。問題組學生想盡辦法問倒對方,講述組學生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講述問題。在評價環節,我通常都是先讓評價組學生進行評價,再讓別的小組自由進行評價。評價時,我不會對語言做太多的要求,因為這樣的教學模式是為了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訓練。經過實踐,學生能更清楚課前準備的作用,也更自覺地思考問題,成為學習的主體。
3. 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重視對教師就業導向素質訓練。高職院校要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就必須要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重視對教師的就業導向素質訓練,從而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需求。高職院校要加大對人才的引進、培育,提高教師招聘門檻,多渠道挖掘人才。在英語教學人才的培養層面上,高職院校要設置專項資金對英語教師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或者是分批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讓教師可以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具備較高的職業能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可以發揮作用。同時,高職院校也可以構建以老帶新制度,讓能力突出、資歷好的老教師幫扶新教師或者是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會,促使教師共同提升、進步。此外,高職院校還要重視提升教師的就業導向素質,強化對他們的職業培訓。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提升,以使教師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
4. 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實現英語教學互動。第一,整合教學資源。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獲取更多的英語教學資源,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拓展英語知識。但在此過程中,教師所拓展的英語教學內容不能脫離課本內容,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第二,構建英語學習資料庫。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的英語基礎是不同的,對知識的理解也存在差異。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時間有限,面對的學生也很多,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只能按照要求將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這樣就難以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其中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教師要借助網絡給學生開設第二課堂,也就是整合網上資源,構建完整的英語學習資料庫。學生可以在資料庫中查詢資料,并結合自身需要查漏補缺。當然,資料庫中的內容不能只限制于課本上的知識點,還要涵蓋各個方面的內容。如,可以設置對外交流、國際旅游、西方文化等內容進行講述,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提高自身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從而更積極地投入英語學習過程中。
第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和學生間的互動,這是傳統課堂教學所不能全面實現的。實現英語教學互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教師可以借助現代網絡信息平臺和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先向學生提問或者是接受學生的提問,讓學生自由表達、交流,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英語學習的互動環境,讓學生能夠更有興趣參與英語學習,在互動、交流活動中,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2)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進行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合作。如,在預習環節,我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將各小組的講課任務確定好,并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查閱講課的資料。在學生講完課后,通過小組互評、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等多種方式評選優秀講課小組。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掌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英語句型句式結構后,我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英語對話練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興趣來編對話,也可以是教師播放相關的錄音,學生來填空,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其他學生要仔細聽,也可以補充說明,通過互動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結語
總而言之,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所在。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要弄清以就業為導向的內涵,明確英語課程教學目標,革新教材;拓展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重視對教師就業導向素質訓練;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實現英語教學互動,以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培養更多社會所需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飛,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方式的創新[J].中外企業家,2020(3):155.
[2]方耀萍.就業導向視野下的高職英語教學轉型路徑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1):100,102.
[3]祁若溪.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對策研究[J].海外英語,2019(15):106-107.
[4]崔寧.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思路[J].智庫時代,2019(12):45-46.
[5]孫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方法探討[J].知識經濟,2018(3):142,144.
[6]王曉靖.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現代農業研究,2019(4):83-84.
[7]韓方穎.以高端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改革探究[J].職業技術,2018,17(5):33-35.
[8]陳永亮.行業英語語境下物流專業英語改革的路徑與對策——以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2):127-128.
[9]張靜.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探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5(6):130-132.
[10]金釧.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航空綜合英語課程標準設計淺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