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不斷發生著變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思維導圖采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充分調動人腦的機能,幫助學生進行記憶、閱讀和思維。本文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入手,就如何充分運用思維導圖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課堂教學;語篇閱讀
【作者簡介】徐建華,甘肅省渭源縣河口學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視角下思維導圖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614)的研究成果。
思維導圖與傳統的直線記錄和批注的方法不同,看上去形似神經網絡圖,將各級主題關系利用分層次的圖表示出來,運用關鍵詞、圖像、顏色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記憶效果。可以說,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新方法,借助思維導圖,教師既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在探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快速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地搭建起他們的知識系統。還能夠借助發散思維的方式,通過課堂提問、小組討論等形式,讓他們及時了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此外,通過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訓練,借助總結成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記憶并加以利用。對于老師來說,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使他們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教學方案的改善。不僅在閱讀與寫作課堂中作出教學方針的改善,還能在英語課程學習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另外,老師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小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歸納總結,最終使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常見問題
1.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單一。調查發現,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案設計形式單一,這種問題使英語課堂教學無法多樣化進行,也不能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得到有效開發,思維能力更不能提高。研究表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從中找到學習樂趣進而加強他們的課堂思考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更有利于他們的課堂學習思維導圖的形成。但是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形式單一的現象,調查發現。部分老師還是按照先前的傳統教學方式,過分注重自己的教學內容而忽視了自己的授課方式是否能夠為學生所接受,自己的教學模式是否過于單一,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是否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等,從而導致英語教學取得成效的不高,有好多“慢”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2.閱讀與寫作課堂設計缺乏合理性。通過對小學英語課堂的觀察發現,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部分老師過于注重語法、搭配細節,但是不夠注重詞匯量和閱讀能力的訓練。尤其是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沒有使小學生意識到閱讀理解的真正含義,傳統的英語授課把閱讀理解當作信息匹配,學生并沒有由此深入思考閱讀的意義,導致閱讀的作用被削弱到最低。在應對閱讀理解題時,一些老師要求學生先看題再讀文章,而這種方式實際上不僅浪費時間還不能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含義。而對于小學生寫作課堂的訓練,老師沒有做到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進而導致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不能將思考進行到底,降低了他們的英語寫作水平。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活躍思維。興趣是影響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心理因素,對于學生來說,用思維導圖是一種新方法。既是教學新方法,也是學生的學習新方法,在形式上就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文字和圖形的結合,以分層次的結構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的,同時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借助思維導圖中的提示讓學生逐步開始說英語,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比如,在學習“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時,重點學習目標是使學生初步掌握詢問他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表達方式,并能夠在交際時自如表達。同時,還有常用句式I go to ...by/on...中by與on的區別。教師在課前需要準備好本次授課的思維導圖,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讓學生接近重點學習目標。課上,教師首先出示汽車、公交車、自行車等涉及交通方式的教學卡片,讓學生說出英文單詞。結合教學卡片,讓學生猜猜今天的學習內容。其次,畫出思維導圖的基本框架,將學生中間呼聲最高的交通方式寫到最中間的圓圈里,將教學卡片依次貼到二層分支中。教師:“根據交通方式,還有老師拿出來的這些圖片,你能想到什么?能想到哪些地點?”逐步引導學生將關注點轉移到知識本身,讓學生自覺圍繞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說想到了開著車出去玩,有的學生說想到了騎自行車和小伙伴玩,等等。此時,教師再設定學生的目的地,即“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確定學生討論的主題,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所給出的卡片說說自己上學時的交通方式。最后,教師將學生需要掌握的句式寫在三層分支上,包括詢問和回答交通方式的句式,以及簡單的交流對話等,組織學生在課上邊觀察思維導圖邊開口講英語,感覺在玩“看圖說話”
2.及時制作知識結構,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思維導圖能夠利用圖形與文字相結合的結構來呈現知識或闡述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盡快掌握教師講解的重點。因此,教師在課上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結構,幫助學生理清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圍繞思維導圖關鍵詞進行擴散,邀請學生在課上進行二層分支或三層分支的補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教師在課上向學生展示重點內容的思維導圖之外,學生也可以在教師授課完成后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復習手段。反復機械的練習容易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覺英語難學、詞匯多,且需要記憶的語法太多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感,而思維導圖的融入使得教學效果大不一樣,其能夠促進學生自主進行語言知識的內化,是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長期記憶的策略之一。
例如,在學習“Where is my eraser?”時,學生需要掌握方位介詞in、on、under與near,并能夠順利表達物品所處的方位。教師在課上首先將介詞in放在關鍵詞的位置,并將desk、classroom等詞作為二層分支,邀請學生說說三層分支的單詞,包括學生常見或常用的物品。其次,引導學生自由組合二層和三層分支中的單詞,與問句“Where is/are...?”組成完整的對話,如“Where is the book?”“It's in the desk.”最后,教師將學生所說的完整對話寫到四層分支。在這堂課上,學生和教師一起經歷了思維導圖的繪制;在課下,教師可將作業設計為其他幾個介詞的思維導圖,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羅列出已經學過的單詞,將不同層級的分支用不同的顏色填充,并將多種不同的組合形式產生的句子寫出來。形象性的展示并總結介詞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明確這四個介詞的具體應用,既不容易弄混,也有助于學生記憶鞏固其他單詞。讓孩子們覺得整堂課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學得很輕松。這一過程也加深了學生們對思維導圖的認識。
3.合理用于語篇閱讀,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在閱讀篇幅較長的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的中心主題和主要內容設計思維導圖,在課上展示思維導圖時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中呈現的問題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感知文章的細節,全面了解文章內容。在閱讀偏度較短,且語言結構簡單的閱讀材料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上圍繞閱讀材料自行設計思維導圖,將閱讀材料中的重點內容與側重點都通過思維導圖展現出來。
例如,在學習“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中Part C的Read and name時,因閱讀材料較簡單,學生結合本單元數學的內容就能夠進行閱讀,且能夠提煉出其中主要人物正在做的事情。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上繪制思維導圖,并分享自己的繪制經過。有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以“現在進行時”為關鍵詞,二層分支為人名,如Alice等,三層分支為動詞原形,如sing。也有學生將“park”設為關鍵詞,二層分支為動詞進行時態,三層分支為帶有人名的完整句子。只要學生的思維導圖有邏輯,能夠讓人看到就了解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即為成功的思維導圖。
4.借助思維導圖分支,降低學生寫作難度。對于剛接觸英語學習不就的小學生來說,寫作無疑時最大的難點。不少學生表示自己在平時能記住的單詞,會用的語法,在寫作時總是想不起來,寫作只能東拼西湊。這樣的作文沒有邏輯性可言,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限于困境,遲遲無法提高。在思維導圖應用于應用課堂的視角下,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整理文章思路,在構思文章的結構后,寫作自然變得輕松。
以“Friend”為話題的相關寫作并不少,本文即以此為例。首先,教師在課上向學生展示寫作要求,包括話題、格式、詞數要求等。其次,學生依據教師的寫作要求開始繪制思維導圖,將“Friend”放在思維導圖的中間,作為關鍵詞。圍繞“Friend”,開始暢想自己所要寫的朋友,并將其名字放在“Friend”的后面。隨后,暢想與該朋友相關的詞,如Beautiful、kind、lovely等形容詞,將其作為二層分支。再次,將能夠展現出朋友特點的具體事件,如學生認為自己的朋友“kind”,那么就寫出能表明朋友“kind”的事情,將其作為第三層分支。然后,想想寫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單詞、語法等,將其作為第四層分支。最后,學生縷清自己的思路,并參照思維導圖中的內容,有邏輯、有結構的寫出文章,表達出朋友的特點,表達出自己對朋友的喜愛與欣賞。
總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與內容,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和幸福度,借助其文字與圖形相結合的方式,能夠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有助于學生建構知識網絡。準確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明顯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婕雄.巧立圖示,大作功夫——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7(11):28-30.
[2]劉青青.有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基礎教育研究,2015(7):66-68.
[3]李雅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6):146-147.
[4][英]托尼.巴贊,李斯譯.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5]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