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關注語篇閱讀和寫作的高度融合,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達成高效的英語課堂。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寫作的語篇意識,是一種非常有效教學手段。本文從構建高效的課堂實踐出發,對高中英語讀寫課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讀寫策略
【作者簡介】楊熠,江蘇省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指的是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以往的英語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師往往只注重教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語法的訓練,而忽略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高度契合英語核心素養的理念和策略,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適應社會,滿足了發展中的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市場需求。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法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讀后寫作能力。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效果,還能讓學生通過語篇的學習,與寫作達成良性的相互促進?:通過語篇學習提高寫作,通過寫作激勵語篇閱讀。
一、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的不明確。雖然我國課程教育改革已經實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課程教育改革的成果并不樂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顧一味地給學生傳授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的使用方法,完全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英語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忘記了去了解學生是否都能理解和接收。在英語課堂上,高中英語教師只注重強調閱讀技能,而忽視了寫作對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同樣也忽視了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而且有一些教師迫于提高學生成績的壓力,沒有及時更新英語的教學模式和理論知識,導致教學觀念落后,這樣也不利于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2.教學內容的單一。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會選擇直接給學生教授書本上的知識,很少給學生拓展一些課外的知識,如課外單詞的積累、語法的引用、閱讀理解和寫作的拓展,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都很片面化,在遇到一些練習題解答時,學生就只會拿書本上的知識去往里套,遇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單詞和詞組時,學生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就只能胡編亂湊地去解答,遇到閱讀后寫作更是不會寫,就只能亂湊或者是直接放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建議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適當地給學生進行一些課外拓展,豐富學生的單詞詞組和語法的積累,提高學生知識的儲備量。
3.教學模式傳統。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還是選擇了自己已經習慣的教學模式,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課文閱讀。在課堂上,教師都會先帶著學生讀單詞、練語法、讀課文,然后完成配套的閱讀理解題目,課文結束后,教師在下一節課前會進行傳統的單詞默寫,希望用這個方法來鞏固詞匯,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但是學生會過分地依賴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碰到已經學過的單詞,學生只會覺得眼熟,但無法正確地進行閱讀。
二、高中生英語寫作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英語寫作對于中學生來說經常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習慣于模式化的寫作,缺乏創新能力,內容與格式相對比較單一,枯燥無味,毫無生機。并且傳統模式下的寫作課程缺乏有效的互動,對于課外內容的拓展與課程內容的更新不及時,課堂比較沉悶,從而降低了中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并且傳統教育模式下批改學生的寫作內容經常耗時費力,不能在第一時間給予學生相應的反饋,這些都導致中小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不高。
三、培養高中生英語讀寫能力的意義
1.能夠增加高中生的知識儲備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想要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就必須要積累豐富的英語知識儲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多幫學生拓展一些課本外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在練習寫作時,教師可以指定主題加以引領,以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諸多要素整合進行教學,高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應該要圍繞獲取知識,梳理情節和整合文章的基本信息進行教學,要注意抓住閱讀中的主題和關鍵詞,把握整個閱讀文章的來龍去脈,掌握其中的寫作結構和寫作手法,再結合自身的寫作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識儲備量。
2.讓閱讀在寫作中生根。單一的語篇閱讀,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過于枯燥,也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英語知識的真正掌握是基于對語言知識的實踐和運用。讀后寫作,邊讀邊寫,讓知識在實踐中不斷內化。
四、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讀寫課教學實踐
1.根據教材進行多元化閱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高中英語課本在編排的過程中,主題是非常明確的,每一章都會對應相應的重點,而閱讀也就是圍繞這個重點展開的幾段對話。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備課過程中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引入一些課外閱讀資源,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展和補充,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同時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一些互動,讓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比如在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高一上冊模塊1,Unit1“School Life”中,講了School Life,但是只提了一個總稱,那么除了課本中的圖文閱讀,我們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去了解更多關于學校生活的知識,也可以進行相對應的拓展,比如學生各自長大了以后想去哪所大學上學,或者家里人都從哪所學校畢業,在學校都發生了什么趣事,然后讓學生多找一些有關描述學校校園生活的文章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后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
2.明確閱讀主題,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時,要整合教材中的單元閱讀材料,分析整個單元的閱讀目標,從中制定課文閱讀的閱讀目標,明確閱讀目標才能進行課文閱讀后的作文續寫,發揮閱讀應有的作用。只有明確了閱讀主題才能針對教師教學和課文閱讀的關鍵條件和基礎進行寫作。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根據教學情況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整合單元閱讀教學目標,對其進行細化,然后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寫作文。而要續寫的文章內容要根據教材中閱讀材料的主題進行制定,那么閱讀后續寫教學目標的明確也就是課文閱讀目標的明確。不過由于課文閱讀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所以對于閱讀教材要進行細致劃分,分階段進行。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高一下冊模塊4,Unit3 “Tomorrow's? world”時,首先要根據教材的單元目標明確課文閱讀的目標,然后將課文閱讀的教材進行細化,在寫作時要注意從多個方面進行寫作,如從未來世界的教育、醫療、科技等等多個方面進行續寫,將每一個方面都細致劃分,分階段進行寫作,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3.學生進行互動探討,增強學習能力。讀寫就是指師生一起針對一個或多個議題選取文章進行閱讀,然后互動探討,最終達成寫作的過程,在課文閱讀中的互動就顯得非常重要。特別是學生在課文閱讀過程中以語篇為載體,進行語言點鞏固的同時,有針對性為寫作提供一定的語言素材支架。教師在課文閱讀中要進行適當的指導,并不斷豐富閱讀形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比如在教學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高三下冊模塊11,Unit1 “Careers and skills”中,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與職業和技能內容相關的課文閱讀,比如關于護士職業和護士所要具備的技能,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分別分享自己在這次課文閱讀中所學習到的內容和自己最喜歡的職業和所具備的技能,讓大家充分參與并進行心得交流,或者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之外的課文閱讀拓展,然后在小組內部進行心得交流分享,然后大家在聽過所有小組成員分享之后推選一篇大家都比較喜愛的文章在班級內的分享。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讀后寫作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于英語讀寫產生濃厚興趣。
4.利用互聯網資源共享,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互聯網資源共享的環境下,只要善于利用網絡,就可以在網絡上獲取大量的教學資源,就可以解決線下教學資源匱乏單一的問題。而英語寫作教學是要建立在豐富的教學資源環境下才可以發揮它的作用,使課堂變得活潑生動。并且要盡可能貼近日常生活,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教育內容。而教師在備課和課件制作過程中,也可以借鑒豐富的網絡資源,對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拓展與延伸,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呈現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將這些內容與英語寫作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探討的欲望,從而更好地完成英語寫作。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高二下冊模塊8,Unit4“Films and film events”時,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幫學生搜索一些好看的英語電影,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幫學生拓展書面教材內容,在課堂上盡可能幫助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將這些內容與英語寫作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英語寫作。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讀后寫作是高中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高中生特別有待提高的一項能力,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建議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所講的內容適當地給學生進行一些課外拓展,豐富學生的單詞詞組的積累和語法的積累,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多閱讀,勤練筆,多修改。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讀寫課產生濃厚興趣,進而形成閱讀和寫作相互促進,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2]楊碧霞.學科核心素養指導下的高中英語讀寫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42):80.
[3]王麗.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J].高考, 2019(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