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穩濤


摘要:針對“三教”改革和產教融合的現狀,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南機電職院”)圍繞“教師培養、教材開發、教法改革”三個環節,通過雙師教師培養、立體化教材開發、“云約+雙步”教法改革等教學活動的實踐,深入探索“三教”改革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中的實踐意義,以期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院校;三教共融
國家連續頒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等從宏觀指導到微觀實施的人才培養制度改革文件,在職業教育發展史上是少見的,足以見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和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決心。
如何將這種國家意志轉化成真正的教育行動,是職業教育界在新時代的重要任務。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產教融合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有效途徑,而“三教”改革更是深化產教融合的核心內容,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1]。
國內研究“三教”改革,和產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文獻比較多,但都是單一或者宏觀理論研究為主,職業院校如何培養教師、開發教材、改革教法,解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中存在“不想融合、不能融合、不會融合”等主要教學問題的方案的研究還是盲區。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三教”共融培育路徑文章進行探究。
一、教師培養與產教融合的培育
教師、教材、教法(簡稱“三教”)事關人才培養的“誰來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三個關鍵問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中教師如何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是解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誰來教”的問題。近年來,湖南機電職院實施開展“一師一方案”“六個一工程”和“人人過關測評”等舉措,不斷探索適合產教融合的雙師教師培養體系、扶持體系和管理體系。
(一)“一師一方案”,打造雙師培養的目標鏈
學院制定了教師四級發展標準。具體包括合格教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四個層級。全體教師在充分學習理解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學院和專業發展的需要,制訂一份個性化的五年成長發展規劃,明確自己的五年發展目標、行動措施和需要的保障支持。學院上線了教師發展中心等管理軟件,實時記錄教師成長培訓的軌跡;建立了年底診斷反思的制度,圍繞“一師一方案”確定的目標,認真總結反思個人規劃年度執行的效果與不足,制定下一階段的改進措施。
(二)“六個一工程”,搭建雙師培養的路徑鏈
學院規劃了“六個一工程”實施項目,要求每個老師根據自己的專業定位,緊跟一個技術前沿方向、選擇一家產教深度融合的企業、跟這家企業的一名大師結為對子、開發一門產教融合的課程、指導一個專業社團或協會、培養一批學徒制的學生。“六個一工程”的實施,為教師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發展平臺,也搭建了教師成長的最佳路徑。
(三)“人人過關測評”,構建雙師培養的行動鏈
為提升“一師一方案”規劃落實率,學院先后實施了人人過關的教師教學設計、工程實踐能力、信息化教學能力等測評。每名教師選擇一門課程,按照“能力本位、項目載體、以做為主”的理念進行設計,通過校內外專家進行現場答辯;每名專業教師選擇一個技能競賽國賽項目,按照國賽的規程通過技能考核。通過三項測評,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材開發與產教融合的培育
(一)開發虛實一體資源平臺
建成能夠聯通學校企業,溝通線上線下,打通虛實界限的智能跨界教學資源平臺。緊扣課程模塊化項目,按照課堂實例、項目實戰、云上實景、崗位虛擬,建設核心課程模塊化資源。
根據教學項目內容,理論教學圍繞項目實例整合知識點;按照項目實戰要求建設可視化實踐資源,智能化改造實踐條件支撐虛擬平臺;按照項目的生產環境,通過5G通信技術與合作企業共建共享云上實景車間,實現企業生產過程云端體驗;建設虛擬實習崗,實現企業崗位智能化虛擬交互。通過三實一虛,構建理、虛、實一體化智能教學資源平臺,實現專業核心課程線上微課、在線虛擬仿真與線下實踐教學一體化設計。
(二)構建核心課程資源立交橋
專業核心課程資源建設實施三個一工程,即開發一個仿真平臺、出版一部規劃教材、建設一門精品在線開發課程。
仿真平臺通過云上實景車間或虛擬實習崗,模擬企業實際的生產環境,建設應用場景,打通企業生產與教學隔閡,建設智能跨界教學資源。規劃教材按照模塊設計,建設教學手冊、習題庫和案例庫、課件視頻等配套資源,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的新形態教材,打造為省級及以上的優秀或規劃教材;課程網站根據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求,每門課程建設30個以知識點精講的微課、10個技能示范操作的視頻、10個技術難點釋疑的動畫資源。
三、教法改革與產教融合的培育
(一)“云約式”教學模式
從“云約式”教學內容設計、“云約式”教學過程設計、“云約式”教學評價設計與智能化教學平臺功能設計四個方面對“云約式”教學模式進行構建。“云約式”教學內容設計主要是學生通過云平臺實現線上課程知識、內容的選擇;“云約式”教學過程設計主要是學生通過云平臺產生約課訂單,對線下教學的場地、教師進行預約;“云約式”教學評價設計主要是解決學生獲得的學習積分如何與學分銀行中課程證書與技能證書的對接問題;智能化教學平臺功能設計包括了教學資源庫、課程超市、學分銀行三個模塊的功能設計(見圖1 所示)。
(二)“雙步協同”教學形式
從線上開展課堂教學、集中答疑、測驗考試,線下開展作品展示、學員互評、老師評價等同步教學活動,從線上開展課前預習、自主學習、課后練習,線下開展方案設計、項目制作、個別輔導等異步教學活動(見圖2所示)。
理論模塊實施“云約式”線上線下混合翻轉式學習,學生選課后先在云端自學、云端測試,滿足相應積分要求后,通過云約老師、場地等開展線下翻轉教學,進而通過課程測評獲得理論模塊積分。實踐模塊實施線上約項目,學生根據線上預約的必修實踐模塊或X證書等實踐模塊,線上學習項目實踐指南,通過測試后根據線下完成實踐項目訓練,取得相應實踐模塊積分。崗位實踐模塊實施線上約企約崗,線下實習,通過信息化系統,線上匹配學生和崗位,線下開展崗位實習。
四、結語
產教融合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高職教育勢必要將“三教”改革融入到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中,推進產教融合的“落地生根”,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林,卞欽.中職教育“三教”改革實踐探析——以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20(01):10-12.
[2]? 周建松,陳正江.高職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內涵與 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09):86-91.
[3]? 王成榮,龍洋.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7):26-29.
[4]? 曾曉彤,張顯輝.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三教”改革的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 2019(09):267-268.
[5] 劉永.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區創新發展的啟示[J].創新科技,2016(09):4-6.
[6] Allan Klingstrom.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Industry[M].Uppasal Uniwersity Press,1987:47.
[7] Jon Whittle,John Hutchinson.“Mismatches between Industry Practice and Teaching of Model-Driven Software Development”,Model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2012.
[8] Harald Knudsen.Higher Education in a Sustainable Society[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14.
[9] 王丹,馬箐,顧曉莉.產教融合過程學習模式優化實驗研究——基于人力資本模型視角[J].中國農業教育,2019(01):70-76.
[10] 方春龍.產教融合 強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4(07):74-75.
[11] 張文杰,秦登峰.基于產教融合的定向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為例 [J].職教論壇,2015(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