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繼蘭
【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們也逐漸對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引起重視。而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思維創新對他們自身的長期發展和未來學習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進行探究,希望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思維;培養
時代的發展決定了教育發展的方向,現如今,人才的創新能力越來越被各行各業引起重視,這便決定了對學生各階段的教育要對學生創新思維進行著重培養。而小學階段則是打下好基礎的關鍵性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
一、核心素養下,培養創新思維的現實意義
(一)提高閱讀創新思維能力
在新課改不斷推行的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也有了相對應新的要求的提出,要求教師能夠在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的基礎上,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要引起重視。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對作者思想和情感進行揣摩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創造性思維潛力。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育,讓學生在提高自身語文核心素養的方面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對他們閱讀的語感、語言文化的積累和聯想力等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提升語文閱讀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直接促進了學生自身文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占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孩子們在閱讀中所了解到的優美詞句便可以應用到作文寫作當中,做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同時可以真正體會到閱讀帶給他們的文學魅力。教師在開設具有高效性的閱讀課堂時,能夠讓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對自身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
(三)激發學生興趣和創造性
如果一名學生對語文閱讀感興趣,那么他就一定會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相關書籍進行閱讀,促使自身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就應該積極致力于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愉悅感,從而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二、核心素養下,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措施
(一)創設情境,思維訓練
學生的思維活動大多數都是和問題的解決過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相關性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思考進行接下來有針對性的文章閱讀,促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播放一段有關于鳥的天堂的視頻和《百鳥朝鳳》的樂曲,在視覺、聽覺方面的刺激讓他們仿佛處在“鳥的天堂”。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完視頻、聽完樂曲后有什么感受?”接下來引出來巴金先生所描述的鳥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從而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
(二)自由發揮,思維創新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中,培養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就需要情感體驗去支撐,教師可借助孩子們愛玩的性格特點,讓學生自由發揮,開展教學。比如,語文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并帶有一定感情色彩,或用學生表演的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朗讀、角色表演去體會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適當完善人物形象的特點。例如在學習了《將相和》之后,孩子們對人物特點和人物情感有一定的自我理解,教師可以組織表演活動,讓他們對文中廉頗、藺相如等人物角色進行扮演,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潛力,進而學生核心素養得以提升。
(三)注重引導,主動學習
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促使他們能夠快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要求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對教材進行研究分析,并通過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教材與生活中的實際聯系。如此,便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發展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從父親、母親兩個角度出發進行分析,鼓勵他們嘗試多角度去理解父母的心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技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還有很多,關鍵就是教師能夠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對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進行不斷創新,有效引導,才能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創新潛力的激發。
【參考文獻】
[1]顧萍萍.建構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9):96.
[2]劉李龍,劉滔濤.關注思維發展 培養閱讀策略——基于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研究的思考[J].新課程,2020(34):1-3.
[3]歐陽紅月.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