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莎莎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世界已經不在只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音體美課程進入學生的世界,音樂課程進入校園之后,老師們也開始格外重視音樂教學。音樂欣賞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老師簡單明了地講解,學生從中欣賞音樂的獨特魅力。在音樂欣賞這門課程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些形式多樣的輔助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并且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作為小學的音樂賞析老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老師的不斷努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賞析教學;教學策略
音樂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生處在一個學習基礎知識的階段,小學階段打下扎實的基礎,高年級的時候才能夠更加體會音樂的魅力。所以,開展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意力不夠集中,在課上總是不能保證熱情高漲,所以怎么樣上好一堂音樂賞析課是老師需要考慮的問題。本篇文章就是針對在小學階段音樂老師如何有效地開展音樂賞析教學,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具體如下:
一、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注重將視聽完美結合
傳統的課堂,就是老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在音樂賞析課上是沒有用的,而且現在的信息技術手段更新很快,比如希沃授課助手,鴻合多媒體軟件等,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和短視頻,將視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整堂課程當中。
例如老師在講到某一課內容的時候,可以利用希沃授課助手進行輔助教學,首先在課前用一段動畫片做導入視頻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觀察動畫片的主要內容,利用動畫片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適時進行導入新課。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可以能夠在快樂中學習,既看到了感興趣的動畫片,又從中學習到了知識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再例如老師在講到某一個舞臺劇的欣賞課中的樂曲,那么老師在新課開始之前就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舞臺劇,舞臺劇只單純地依靠文字對學生是沒有吸引力的,同時也不能把舞臺劇想要展現的情景描述出來,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開始講樂曲之前先播放這段舞臺劇,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舞臺劇中的情境,情節的變化,人物的情緒,通過具體的故事情節,讓學生能夠在思想感情方面與作者感同身受。在學生了解完這些情感內容以后,再讓學生來欣賞其中的樂曲,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歌曲的印象更加深刻,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樂曲的欣賞當中。
二、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注重情境的巧妙設計,從而調動學生的熱情
音樂欣賞課的基礎是學生能夠從耳朵獲得一定的感知,然后通過想象的方式獲得某種體驗,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程度的審美能力和持續的注意力。但是,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年齡階段,所以,老師在開展音樂賞析課程時候,要針對學生的這種共性特征,進行具體性分析,創造出合適學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中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音樂欣賞的能力。
例如,老師在講到某一課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充分地發揮想象力,提高整堂課的課堂效果,老師創造了很多具體教學情境。如在開始上課之前,要求學生閉著眼,聽著音樂,進入音樂欣賞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積極參與,努力配合,聽完歌曲后,老師問學生音樂是不是很美,學生的回答一定是非常美。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了課堂中,還讓學生被美麗動聽的歌曲帶入到另外一個美好的世界當中,給學生帶去了不一樣的課堂體驗,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老師的教學質量。
三、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注重問題的巧妙設計,從而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
學生們的學習一定是有思考性的才有價值意義存在,那么思考性又是以提出問題為基礎。所以,老師應該注重問題的巧妙設計,在課堂上創建科學合理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實現課堂的教學目標。同樣,在音樂欣賞方面,也需要學生的思維力,讓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認知,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培養過程中,提高音樂欣賞的能力,作為小學音樂老師,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處理好學生與課本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向。
例如老師在講到某一課內容的時候,首先介紹了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對整首歌曲有一個最初的把握,然后為學生播放完整的歌曲,讓學生能夠形成整體的感知,并且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且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展示過后,對于能夠積極思考的學生給予及時的獎勵,以估計他們多多地發動大腦,進行有效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提高欣賞音樂課堂的效果,同時讓學生也收獲了一些欣賞的方法,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四、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注重表演地巧妙運用,從而豐富學生的欣賞內容
音樂是一門具有藝術性的學科,能夠通過這樣的音樂課堂,讓人們獲得美的感受,從而使聽眾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所以老師在音樂欣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表演活動,讓學生能夠自己感受到的通過最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既能夠豐富完善音樂課的教學形式,又可以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提高對音樂的記憶力與理解力,增強他們音樂欣賞的能力。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來說,老師可以開展一系列角色扮演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整堂課的生機與活力。
例如老師在講到某一課內容的時候,內容是一部音樂作品通過音樂的表現形式講述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為了讓學生很好的理解音樂的魅力,老師組織開展了一次音樂表演的體驗活動,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組內合作,來完成整個故事的完美還原。在過程中,伴隨著音樂,活動有序進行,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當中,從而感受音樂,表演音樂,不僅體會到了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還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力與感悟能力。在這樣的整堂課的過程中,音樂表演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師為他們創設的具體情境中去,讓音樂欣賞課程在一個比較歡快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開展,有一個比較高的教學效率。
五、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注重興趣的有效激發,保證教學活動地順利開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高漲的熱情,那么教學效果將不會達到預想的結果。所以,如果老師想要順利開展音樂欣賞課程,首先就得充分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其次,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能力上面的提高和綜合素質方面的提升,最終促進老師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穩步提高。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找到適合學生的實施方法,并且有效實施開展。
例如,老師可以借助一些具體道具來激發學生的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比如現代科技多媒體,錄音機等等。老師也可以先與學生成為朋友,利用這樣和諧的師生關系來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有研究表明,學生喜歡哪位老師,就會愛屋及烏,也會喜歡上他的課,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學生的興趣的手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可以借助創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來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毫無疑問是沒有一點積極作用的,相反,擁有一個輕松歡快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主動參與,積極投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
六、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注重欣賞音樂作品的方法,保證對學生正確引導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主要采用聽音樂、看音樂、唱出來、想出來、懂音樂、說音樂這具體的六步內容來進行欣賞音樂的課堂開展。因為動聽的音樂是耳朵的一場盛宴,如果想要真正的欣賞一部音樂作品,首先要學會聽音樂,聽音樂不能是單純的聽聽就可以,而是要注意歌曲中的一些細節,比如節拍、速度、音樂風格等等。看音樂是要求學生在聽的基礎上通過與眼睛的完美結合來共同感受音樂的魅力,因此,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大多會選擇一些環境好且比較安靜的環境中上課,并且在學生聽音樂的過程中,還會借助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現一些應景的內容。唱出來是在引發學生在聽歌前要唱主題曲,這樣可以利于學生把握整體歌曲中的主題形象。而想出來就是讓學生在聽歌曲的同時思考一些問題,并且能夠自主解決掉這些問題。因此,老師需要在欣賞課中,盡量設計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或者游戲,只要能夠帶動學生即可。懂音樂是指學生不是單純的聽音樂,而是要盡量與作者感同身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說音樂是指學生能夠自主流利地表達整首歌的內容,并且清晰地了解作者想要傳達出的某種感情,通過這樣幾種方式,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音樂鑒賞的課堂中去,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程中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七、在音樂課堂中,老師要重視在小學音樂欣賞中堅持以音樂為本
合理的學科綜合起來,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去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往往有一些音樂欣賞課達不到老師想要的效果,因為在他們的課程中充滿了脫離實際,脫離音樂本身的內容。從這就可以看出,在音樂欣賞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必須要以音樂為根本內容,用音樂來表達出所有的可能性。
八、結束語
總的來說,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首先要提高他們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音樂中獲得滿足感,逐漸喜歡上音樂欣賞課堂,然后老師再根據具體的學生個性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完善優化自己的音樂課堂,對自己的水平有一個發展性的提高,只有在老師與學生的完美配合下,才能打造一個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的音樂欣賞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嵐清.音樂藝術人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張凱.音樂心理[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