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靈
【摘要】課外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踐進行相關探析,通過分析現階段課外閱讀課程化存在的問題,最后在課程規劃、閱讀指導以及課程評價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實踐與探索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中,課內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文化知識,而課外閱讀則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起到鞏固拓展的作用。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適應教育的發展,我們除了要加強課內閱讀教學之外,更應該推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發展。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問題分析
(一)課內外時間安排欠合理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很強的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在教學方面實踐性很強。目前的小學語文教材,是經過長時間精挑細選而來的,其中的文本內容都是經典之作。但是,由于課程教材密度比較大,且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一般以教材內容為準,導致學生的大量時間被安排在課本內容的掌握上。雖然課本中的教材非常經典,但是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要想實現在閱讀教學和作文寫作方面的良好發展,必須要完成知識的大量積累和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基礎階段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會影響當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會影響之后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需要教師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配合,對學生的課內課外時間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安排,保證學生的課內教學和課外閱讀時間。
(二)閱讀能力差異過大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包括一些經典文章和國內外名著。關于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目錄,筆者曾經針對所帶班級的學生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之間差異性比較大。由于小學生本身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在課外閱讀的選取方面主要還是依賴于家長和教師。但是,由于家長的文化水平和學生個體天分存在差異,所以有些學生的書籍選擇和個人的閱讀水平存在脫節的現象,導致目前的小學生閱讀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有些學生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反而使得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喪失閱讀興趣。
二、推動課外閱讀課程化的方法與策略
(一)將課外閱讀納入課程規劃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校應該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推進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建設,力爭能夠將課外閱讀納入課程規劃當中,轉變學生的閱讀態度。在語文課堂教學之內,教師應該努力分割時間,在不耽誤正常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將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入課內。筆者在教學中通常會在每個星期開設一節課外閱讀課,保證課時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閱讀時間和交流。在布置家庭作業時,還會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為每位學生安排20到30分鐘不等的課外閱讀時間。同時還盡量根據學生的年紀和閱讀水平,給學生列出不同的書目,根據不同的閱讀興趣來合理地分配閱讀任務,并定期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展,保證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良好的閱讀體驗。在統編語文教材中,有《盤古開天辟地》《普羅米修斯》等中西方神話故事,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筆者會在寒暑假時間盡可能地壓縮書面作業時間,給學生推薦《伊索寓言》《中國神話故事》等閱讀書目。
(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與技巧
由于小學生自身閱讀基礎較為薄弱,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內時間對學生閱讀進行指導之外,還要將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指導他們真正的“會讀”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例如,精讀、選讀和泛讀等,要讓學生在明確閱讀目標的基礎上進行閱讀,然后總結閱讀方法,在實踐中掌握更多而閱讀方法。例如,針對統編課文《小英雄雨來》,選擇性地給學生推薦同名著作《小英雄雨來》整本書,讓學生對英雄人物有更全面的了解。還有,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做好隨時筆記和批注,記錄自己的閱讀見解與思考領悟。筆記的內容和形式不做具體的框架約束,讓學生做到邊讀邊思考記錄,將精彩片段或名言警句記錄下來,拓展學生的閱讀眼光。筆者在教授學生學習古詩《敕勒歌》時,會挑選幾首同樣體裁的詩詞讓學生摘抄相關的詩詞背誦記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的魅力。
(三)開展課程評價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行之有效的課程評價活動,充分發揮閱讀目標的導向作用。通過課外閱讀評價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進一步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匯報表演、文化沙龍等讀書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如,筆記、讀后感等。一方面展示了學生的讀書成果,以及可以聽取他人的讀書心得。通過課程評價活動,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進展,解答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教師調整課外閱讀課程的安排。另外,教師在學生交流分享過程中可以進行簡要的激勵評價,激發學生的閱讀斗志,從而促使他們樹立閱讀自信心。例如,筆者在定期閱讀分享會上,讓學生展示閱讀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成果,交流閱讀心得,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課程中的一個重要模塊,課外閱讀應該和課內閱讀一樣引起我們的重視。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鍛煉其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合理分配學生的閱讀時間,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和質量,同時通過各種課程評價活動,有效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的閱讀習慣,推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施,使學生在閱讀中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郭其平.課外閱讀課程化以書香潤養童心——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踐與探索[J].青海教育,2018(7).
[2]王建明.讓童心在書香的世界中滋養——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讀前指導 [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9(1).
[3]林素珍.漫步書林,讓書香潤澤童心——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教師,2017(8).
[4]劉靜.“課外閱讀課程化”助力學生閱讀[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6(2).
[5]沈萍.從閱讀走向“悅讀”——三亞九小“海納”閱讀課程化實施路徑探索[J].新教師,2016(6).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