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恒艷
摘要:合唱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一種集體演唱的藝術,通過合唱教學,不但能培養和提高中小學生的素質水平和音樂素養,還能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受到了各所中小學校的高度重視。而在新課改的推動和改革下,也對中小學合唱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基于此,本文就針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思考與實踐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背景;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
中小學音樂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是存在很大不同之處的,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的展開,不但可以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還能加強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而在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一定要將合唱教學重視起來,要通過對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思考和實踐的分析來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以及學生的音樂合唱能力。
一、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缺少對音樂合唱的興趣
我們要知道,對于音樂合唱教學來說它屬于一個集體性的行為,合唱教學的好壞是與課堂整體的教學水平有直接關系的。但是就目前的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來說,有部分老師還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導致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過于單一,無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給激發出來,所以他們不會主動的參與到合唱當中,從而影響到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當然學生的合唱水平和能力也是無法提高[1]。
(二)音樂合唱教學過于形式化
就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來說,很多家長和老師會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尤其是初中學生,因為他們面臨著中考,所以會出現對音樂教學不重視的情況,甚至還會被其他學科所占用。即使是順利開展了音樂課堂教學,也只是走走形式,并沒有將合唱教學給重視起來,最終影響到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這不但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還讓合唱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三)更加重視整體、忽略部分
在音樂合唱教學中,很多音樂老師都沒有認識到開展合唱教學的真正含義,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一味的根據教材的要求來展開音樂教學,在合唱的時候也只有齊唱的方法,并沒有根據分聲部來進行合唱,會更加重視整體部分的合唱,忽略部分合唱內容的講解,從而影響到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降低了音樂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想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更好的開展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將音樂課堂的活力進行還原,通過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注意力來提高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對學生進行了解,將他們擅長和感興趣是地方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引導,實施針對性教學;其次,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練習,畢竟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性的。這樣不但能提高合唱教學的效率,還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并激發合唱的興趣和積極性[2]。
例如,在學習歌曲《雨后彩虹》這節知識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先對這首歌曲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字面意思來理解一下歌曲的含義,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然后在通過教學設備的應用對這首歌曲進行教唱,在教唱的過程中,要將這首歌曲的特點和平穩的語調、節奏等等給表現出來。所以老師在設計合唱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根據學生不同的音色和特點安排屬于他們不同的部分,這樣才能在合唱的過程中將這首歌曲的特點給演唱出來,也才能讓學生在不同的節奏中感受到來自于合唱的魅力和優勢,從而激發他們對合唱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對提高他們音樂素養和教學效率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利用趣味教學,將學生的合唱興趣激發出來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合唱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去。所以需要老師在開展合唱教學的時候,要將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利用起來展開趣味教學,給學生帶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讓學生體會到合唱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我和我的祖國》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我國的紀錄片,一來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吸引過來,二來可以讓學生在觀看和聽的過程中,引發自己在情感上的共鳴和感受,讓他們在聽的過程學會抑揚頓挫,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歌曲的旋律,體會這首歌的節奏感。最后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合唱的模仿練習,然后在分聲部練習,這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提高了他們的愛國情操。
(三)重視合唱技巧的傳授,提高學生的默契和配合程度
想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更好的展開中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教會學生合唱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和技巧對學生來說是受用終身的,對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發展也很有幫助。所以,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要將合唱技巧的傳授重視起來,幫助他們在合唱的過程中可以配合的更有默契,從而提高他們的合唱水平[3]。如,教會學生在合唱的時候如何進行呼吸的調整和換氣,怎么控制呼吸的節奏;如何分清輕重音,怎么進行重音的把握和練習;節奏又該如何控制,怎么尋找切入點等等,這不但能提高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合唱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培養學生素質水平和音樂素養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其重視起來。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通過音樂合唱教學的展開,還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學習能力,對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目前的中小學音樂合作教學中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將現有的問題進行解決,以此來推動學生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歆飏. 素質教育視野下的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研究[J]. 音樂時空, 2019, (14):122-123.
[2]黃梅林.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培養分析[J]. 信息周刊, 2019, (9):260-260.
[3]章珊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8):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