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
【內容摘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知識的最終落腳點是在自己身上,因此必須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真實的體驗去感悟并把握相關的知識。本文主要圍繞采集生活元素、講述趣味故事、展示直觀教具、設置教學懸念及進行開放教學這五個方面去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感悟初中信息技術。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問題情境? 生活元素? 趣味故事
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中,教師要格外重視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學生只有學會實際的操作才是真正理解并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積極創設問題情境,不斷地指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取得具有實際意義的教學成效。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指導學生感悟信息技術呢?
一、采集生活元素創設問題情境,滿足學生真實所需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知識只有和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才能發揮出它真正的作用和意義。而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場景、經歷和想象等都和信息技術有著密切地聯系,因此,教師就可以把這些生活原型作為教學的基點,引導學生把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相關技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水平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需求,采集合適的生活元素來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保證學生更加順利地展開學習。積極滿足學生的真實所需,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并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緊密地結合。
例如在對《圖片的獲取與加工》這一單元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們展示一些“交通安全標志”,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圖片的加工過程,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依次給學生展示幾個交通安全圖標:禁止鳴笛、禁止左轉和禁止超車,多媒體只展示圖片,不展示文字介紹,讓學生們回答這些圖標的含義,并分析這些圖標分別都在提示人們什么?這種問題情境就是采集了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元素,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調動起學生的真情實感,從而促使學生有很大的熱情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當學生們紛紛回答完老師提出的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拋出推動性的問題:“同學們想親自動手制作一下這些圖標嗎?”這時學生的內心就會泛起動手實踐的欲望,然后教師再接著展開相關的技術教學,帶領學生們一起用計算機中的繪圖工具模仿制作交通安全標志,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加認真仔細。
二、講述趣味故事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故事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極其大的,哪怕是到了初中階段,學生們對于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也是無法抗拒的。在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生可以放松自我,并將自我的思緒完全沉靜在故事情節中,從而開動思維,展開更加積極地思考和學習。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積極地給學生設置并講述一些具有思考意義的故事,讓學生擁有一個更加輕松自在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個角色,并展開角色扮演,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對《走進信息世界》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述一個故事:“在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某一天,幾個好朋友正在游輪上嬉戲著,正當他們沉浸在這美好時光里的時候,游輪突然就出現了故障,開始慢慢向下沉,游輪發出的求救信號都石沉大海……死亡正在肆無忌憚的逼向游輪上的每一個人……”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集中起來,專心致志聽著老師的講述,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假如你們當時也身處在這艘游輪上,在這種危難時刻,你有什么辦法解救大家呢?”這時學生們將自己進入到故事中,把自己想象中故事中的一角,就會想到要在第一時間內打電話報警,用手機把重要的信息傳遞出去,等待救援。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們就能深刻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生對后面的學習更加期待。
三、利用直觀教具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正如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所言:“興趣既是教學的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所以,要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強大的動力,教師首先就需要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必須要求學生進行實際的實踐,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把握所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模型和圖標等多種直觀的教具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直觀的教具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感知到教學內容,從而把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化、形象化和具體化。在學生真實地感知教學內容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出來,并且還可以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另外,直觀的教具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盡情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對《認識計算機》一課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提前給學生準備一臺真實的電腦,然后帶領學生一起對電腦進行“解剖”,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并把握電腦的組成元素。教師在講臺上先把機箱打開,分別向學生介紹計算機的CPU、硬盤、顯卡以及內存、聲卡和網卡等主機中的各個設備。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簡單地介紹CPU號稱計算機的“心臟”,硬盤被稱為計算機儲存的“倉庫”,顯卡是計算機的“顯示助手”等,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展示完之后,就可以進行提問:“看了計算機的這些組成設備之后,老師想知道大家對它們的功能是否有了解呢?”這時學生們就會進行討論探究,并且紛紛回答:“CPU的中文意思是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解釋計算機指令,并且還能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薄坝脖P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顯卡主要承擔著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比缓蠼處熢龠M行總結,并給學生進行更加詳細地介紹,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的理解度。教師在展示教具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拿一拿,摸一摸,讓學生親身地感受以下計算機的內部結構,從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設置教學懸念創設問題情境,激化學生認知沖突
加入創設問題是為了提供探索的材料和方向,那么設置懸念就是為了給學生的探索行為注入一定的“催化劑”和“調味劑”,從而強化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動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設計懸念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積極地討論和辨析,從而帶領學生一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會比較強,并且會對“懸念”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那么,教師在設計具有懸念的問題情境時,需要把教學中的重難點及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設計到問題中,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促使學生對其進行探索和解疑。
例如在對《數據圖表與分析》一課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計具有懸念的問題情境:“同學們,最近一次的月考已經結束了,成績也已經出來了,老師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但聽別的老師說,在這一次的月考中,男生的成績不如女生的成績,那大家能和老師一起驗證一下真實的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嗎?”這時,班里的女生想證明自己的成績就是比男生好,而男生們也不愿意接受這種情況,急切想要翻轉局面,并且大家都會十分好奇,想要知道真正的情況究竟是什么樣的。然后,教師拿出這次月考的成績單,并跟學生說:“老師知道一種軟件,可以在短短幾秒鐘之內就計算出你們每個人的總成績,不僅如此,班級內的總分和平均分也能輕松算出。那大家能猜出老師說的是哪個軟件嗎?”這時學生們就會疑惑:“究竟是什么樣的軟件能有這么大的作用?”然后教師就可以順勢給學生引出Excel這個軟件,并帶領學生學習“數據圖表與分析”的相關知識。
五、通過開放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并且學生之間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性的,那么教師就要正確看待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而正確面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指導和幫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學而有方,教無定法,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的教學給學生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從多個角度給學生營造出思考問題的情境,并且帶領學生探尋多樣的解題途徑。在設計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留出更多可以動手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培養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運用計算機設計軟件的時候,就可以創設如下問題情境:“同學們,老師剛剛搬了新家,想請一位設計師來幫我設計一下臥室,好讓我有一個更加舒適的個人空間。老師覺得你們就可以擔任起“小設計師”的角色,那你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幫老師設計一個溫馨舒適的臥室嗎?”這時學生的設計欲望就會被調動出來,并紛紛展開構思和設計。教師留給學生一定的構思和設計時間之后,再接著讓大家進行設計分享,這時學生就把自己的設計圖展示給大家看:“我在臥室里放了床、衣柜、電視機和電腦桌,老師閑暇的時候就可以躺在床上看電視;需要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打開電腦桌上的電腦工作……”然后教師總結:“這位學生的想法很不錯,考慮到了老師的日常工作和放松的時刻,那對于這位同學的設計,其他同學有什么意見或者建議嗎?”這時學生們就會展開熱烈地討論,有的學生覺得這位同學設計得很合理,值得學習;也有的學生覺得應該在床邊放一個床頭柜,這樣方便放手機和睡前讀物等小物件;還有的學生覺得這位學生的布局有一點問題,應該做一下改進……在這樣的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創設出一個合作探究的機會,并且實現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給學生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從而給學生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各種問題的輔助作用,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并使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尚曉晶、沈濤、滕旭 等.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5-6+9.
[2] 卞月洋.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情境導入的創設[J]. 基礎教育研究,2015(24):55-55.
[3] 孫淑蓮. 情境創設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141-141.
[4] 史東. 巧設情境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探究型有效教學[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2):22-23.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