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生 崔澤建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提升中學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點話題,課堂作為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學習共同體,應由雙方相互學習推動彼此進步.本文對高效課堂構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筆者以“正弦定理”為課例,探討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核心素養;高效課堂;正弦定理
一、引 言
新課改背景下,學校實行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掌舵人”.為了有效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當緊扣時代主題,提升教育理念,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和氛圍.這需要教師將新課改的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地設計課堂教學.
二、數學核心素養內涵分析
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直觀想象、數學建模、邏輯推理、數學抽象六個方面,掌握六大素養是人適應現代信息和知識社會的需要.核心素養不能簡單地概括為學生所需要具備的某種能力,而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主動性,使學生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發現、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敢于質疑、敢于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
三、核心素養觀念下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需要制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講授的知識內容,包括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重難點的擬定等.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中起指導作用,教師應意識到教學目標的合理制訂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青年教師而言,明確教學目標能夠讓青年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過程,只有教師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學生才知道自己要學什么.
(二)因材施教
學生走進課堂是帶著以往的認知背景的,學生不是一張等待繪畫的白紙.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有著不同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知識背景和理解能力.而在班級授課中,教師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的,所以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所存在的差異性,即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一節課內理解教師所教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后對部分學生的疑惑進行答疑,找出學生認知上的漏洞,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
信息技術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學習更多高質量的授課經驗.教師需要將科技合理應用到課堂中,轉變教學中傳統的“教師一直寫”的模式,利用多媒體更好地展現知識發生過程,給學生煥然一新的感覺.例如,在數學課堂中,應用幾何畫板能夠清晰地呈現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許多較為抽象的幾何概念.利用幻燈片逐步展現解題過程,一方面能夠減輕教師在課堂中的板書書寫量,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地對知識點或者步驟進行觀察和分析.
(四)設置分層作業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由于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水平的前置知識和學習能力,因此,必然存在全班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掌握程度不一的情況.所以,教師在課后對學生采取分層布置作業的形式,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同時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四、正弦定理教學課例
(一)學情分析
設計意圖:在學生學習了正弦定理之后及時加以練習,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存在哪些偏差,以便在課堂上及時進行糾正,防止不良習慣的形成.
五、總 結
數學核心素養是面向全體學生和一線教師的.六大核心素養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達成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將素養蘊含于知識在教學中逐步滲透.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態度,有已有的認知水平,數學核心素養涉及數學的各個方面,貫串學生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教師需要從課堂出發認真分析教材、合理安排課堂環節,不斷地提高對知識的把握程度.提升課堂效率需要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真正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宋玉艷.數學核心素養內涵與培育路徑[J].江西教育C,2020(30):68.
[3]任念兵,汪健.立足整體觀 研讀新教材: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內容解讀為例[J].中學數學雜志,2020(09):7-11.
[4]杜仙梅.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正弦定理”的教學為例[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1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