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旋
◆摘? 要:道德與法治學科本身具有較為明顯的文科性質,教師針對這門學科展開教學的時候,應明確該學科的特點較為鮮明,對輔助學生樹立良好健康三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不僅關乎著學生品格的養成,也會對其生活態度影響甚遠。為了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本人將根據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圍繞該學科的特點和畢業班學生的獨特性展開教學方法探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正視發展挑戰》
一、道德與法治課堂情境創設的目的
教學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環境,在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很多學生由于學習興趣的缺失,不愿意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掌握教材中的重點知識,也拒絕和教師進行深度交流,以至于長期以來道法課的教學效率較低,教學始終無法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會發現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缺乏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興趣是比較常見的狀況,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和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聯系比較緊密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完全沒有回答的欲望,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低下。如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教材內容創建有效的課堂情境,很多學生反而會愿意參與進課堂互動,積極與教師交流道德與法治的問題。
再比如初中階段教材上涉及到的很多復雜政治問題,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而教師通過簡單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從微觀的角度解釋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很多知識廄能夠適當減輕教學壓力,降低教學的難度。這說明在課堂上創設情境也是減輕教學壓力,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認為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成績,就是要給學生留出大量的時間進行背誦,但是學生在沒有完全理解教材文本內容的前提下,就對這些知識展開背誦會產生更大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將思維融入到情境中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部的復雜知識,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將所有的知識融會貫通,促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知識的背誦。
二、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有效性
初中階段,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講解的很多內容缺乏基本的生活化認識,尤其是在講解正視發展挑戰這種和國際議題相關聯的內容時,教師更會明顯地感覺到很多學生對課本中一些內容的認知存在偏差。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扭正偏差,并且完成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例如:在教學“我國資源環境形勢嚴峻”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會發現初中階段學生對于資源環境的了解并不多,在講到我國的煤炭儲備以及石油儲備等戰略性問題的時候,學生對這些內容缺乏基本的認識,認為十億噸量級以上的石油儲備就已經足夠用很多年了,根本不需要為能源問題擔心。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初中生的社會經驗較少,對于這些基本性的內容缺乏認知基礎。在此背景下,教師就可以從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觀看一段和石油危機有關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就在幾十年以前,世界還因為各種資源不斷產生爭執甚至陷入戰火之中,而即便是在現如今的21世紀,依然有很多地區因為缺乏基本的能源,無法實現像中國這樣的現代化生活,提高學生的能源危機意識。
除此之外,為了培養學生的能源危機意識,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中東戰亂視頻,讓學生了解為了爭奪能源今天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面臨戰爭。或者讓學生了解貧困的非洲地區,因為能源缺失而導致的貧窮落后現狀。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極度不平衡的能源供給問題是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了解,還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三、用地域特點創設情境,培養心理認同感
在教學“正視發展挑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學生對于國家層面上的政治知識了解甚少,但是對于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內容比較熟悉,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學習特點,幫助學生營造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學習體驗環境。
例如:在教學“發展中的人口問題”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在課堂上建立生活化的情境,提問學生:“最近幾年親戚或者鄰居家里是不是有人生了二胎寶寶?”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這種話題和學生的關聯往往比較緊密,學生聽到自己能夠發表個人的看法,或者個人經歷的時候學習興趣會得到一個短暫的提升。其背后的心理邏輯是當學生聽到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時,內心深處會比較愿意配合教師的提問,而就在這種一問一答之中,有效的課堂情境就已經被建立起來了。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重點講解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以及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當學習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是學生會表現出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種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心理認同感會更加順利,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也能得到保證。
四、總結
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固有印象就是“無聊的嘮叨課”,該學科教學的很多知識于生活、于學習沒有任何的幫助。這種學習觀念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出現了問題,但更主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匹配,以至于原本應該在課堂上趣味教學的內容成了學生口中的說教課。本文認為教師應當積極嘗試在課堂上建立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趣味化的學習過程中感受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徐彥.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14.
[2]林凌.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J].亞太教育,2020(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