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佰平
摘 要: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學習和信息接觸方式發生了變化,教育工作也迎來了新的契機,線上教學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從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出發,通過對當前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層面問題的分析,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方案和措施,進一步為小學數學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線上教育
由于課堂時間和空間限制,當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被廣泛地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但是實際的應用還不夠成熟,不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積極地尋求創新,從而深度促進線上和線下教育的融合,進一步優化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專注實效性的提升
出于線上教學的便利性和豐富性等優勢的綜合考慮,當前很多小學都對融合式教學進行了嘗試和應用,但是實際的教學安排中由于思想意識還未深化,出現了形式化、表面化的工作問題,融合式教學的實際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專注于新型教學模式實效性的提升。一方面學校要完善相關的基礎性設置,建立學校內部的網絡學習平臺,從而讓學生的線上學習更加便利化、系統化。同時,更要注意定期對平臺的維護和優化,防止學生由于系統問題而遇到不必要的學習障礙,使得實際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提高重視,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對線上教學模式合理應用。
二、科學規劃課前導入
課前導入環節能夠使學生精準地掌握教學重點,在課上加深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環節中,教師并不能及時予以學生指導和支持,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知識,學生無法自主學習和探究。因此,線上線下的融合式教學開展過程中,也必須科學地規劃課前導入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實際預習任務的設置和教學內容之間的貼近性,要對課堂中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應該充分利用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學生的預習環節中充分予以指導。
三、完善課后作業設置
完善課后的作業安排不僅能夠進一步讓學生在課下有效鞏固知識,還能查缺補漏,使學生知識系統性。而傳統的課后作業設置中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對愛玩愛動的小學生來講,不僅不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他們思維的深入。教師要利用線上教學的方式創新和完善課后作業,要注意提升作業的趣味性。充分利用新媒介資源的優勢,通過視頻、音頻、圖像的綜合應用,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更高效地完成作業。
四、定期進行教學反饋
教學反饋不僅利于教師把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也能夠推動他們對后續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安排。在線上線下的融合化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意到,首先,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行為進行后臺的檢測和匯總,進一步分析學生實際的有效學習時間,更有針對性地對線上線下教學時間進行調整。其次,也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四年級上冊中“角的度量”的教學為例,在周期性的教學結束后,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實際的量角問題,進一步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量角器具的使用情況。最后,教師也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感受,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優化。
五、合理建立家校合作
線上教學模式不單單只有優勢,同時也有可能造成學生過度沉溺于網絡的問題,當前,學生普遍對網絡的應用興趣高漲,因此在實際的線上學習時,不僅會由于復雜的界面和網絡設置分散精力,還有可能會在線上學習的時間偷偷進行電子游戲,浪費學習時間。針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學校應該建立全面的平臺監督系統,確保對學生線上學習行為的無死角追蹤。同時,也需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性,簡化平臺的界面和功能設計,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專注性。另一方面學校更要積極尋求家長的配合,學生在家進行線上學習時,家長要及時看管和監督,避免學生出現溜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并且,也要及時檢查學生課堂任務的完成進度,保證教學的有效進行。
綜上所述,線上線下的融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小學教育的趨勢,為了進一步消除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該專注實效性的提升、科學規劃課前導入、完善課后作業設置、定期進行教學反饋、合理建立家校合作,進而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得到效果更佳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肖華明.小學數學線上線下相結合創新教學模式[J].天津教育,2021(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線上教學的教師專業成長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63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