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徽鋒
摘 要:高中地理引入問題式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有很大幫助,從而發揮出地理學科的優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高中地理;運用策略
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需要教師結合地理知識,通過提問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下面就此展開分析、探討。
一、問題式教學的原則
問題式教學是一種發展性的教學方法,借助問題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理論知識,在問題探究中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加強生活與地理的聯系。高中地理教學中問題式教學法的實施,使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權,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性,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體現出問題式教學的主體性原則。教師在問題式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問題與情境的關聯性,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兼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理解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體現出問題式教學的準確性原則。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問題式教學的運用策略
1.開展問題式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教學中問題式教學的開展,需要情境教學的輔助,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問題思考和探究中掌握地理知識。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在充分掌握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結合地理知識創設問題情境,使地理教學更靈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例如,在學習“大規模海水運動”這部分內容時,本節內容需要引導學生探究洋流,但洋流的種類較多,同時運動形式較為復雜,所以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較為困難,基于此,在課前預習時引導學生自主搜集與洋流相關的圖片資料,之后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在預習中已經對洋流有一定的了解,基于學生的了解提出適合的問題,在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思考,這樣做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對這節內容始終保持較強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2.開展問題式教學,生活即教育
問題式教學的開展要實現生活化,加強教學目標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將地理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例如,在為學生介紹“臺風”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臺風天氣現象,如龍吸水,同時播放相關視頻資料,從而調動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使他們產生想要積極主動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在學生對“龍吸水”原理有一定了解后,便可以更好地了解臺風形成的原因。又如,在學習“冷鋒、暖鋒”這部分內容時,如果教師直接講解理論內容,學生會感覺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引入學生熟悉的事物,學生便可以有效地理解。例如,“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的諺語,學生都聽過,將其與地理知識相結合,可有效降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難度,同時配合多媒體,為學生演示冷鋒、暖鋒形成的過程,這樣學生會產生深刻的記憶并掌握這些知識。
3.開展問題式教學,加強知識鞏固
高中地理學科以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地理信息技術四大板塊為主,板塊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例如,自然板塊中的宇宙環境和地球運動知識與人文板塊中對城市的探究和城市與人口關系研究等有著密切的聯系,而這些內容又與區域地理板塊密切相關,地理信息技術板塊能夠為前三個板塊提供有效的輔助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式教學,對所有知識進行串聯,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式教學,將其與地理土地、水資源、環境知識聯系起來,強化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資料的同時思考他們的家鄉水土資源和環境所面臨的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思考后進行總結,從而深化對本節內容的掌握,通過與相關知識的串聯,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之前學習的內容。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問題式教學的開展,能夠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掌握好難度,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扎實地掌握地理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邱剛田,劉光文.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優化設計與實踐[J].地理教育,2020(6):4-6.
[2]劉勇斌.新時期高中地理課堂中問題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2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