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
摘 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越來越重要。語文教師要意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對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價值,運用信息技術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改善語文教學效果,整合小學教學素材。主要對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作用及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主要是因為語文課程中的古詩詞與文言文是枯燥乏味的,語言也是艱澀難懂的,這樣學生就很難對知識產生透徹的見解,沒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古詩詞課程中要展現出信息技術的價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完善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語文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不能只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聽講,應該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語文課程中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創作者傳達的思想情感,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改善學生學習的效果,為學生提供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枯燥乏味的知識,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樣才能構建良好的班集體,激勵學生合作學習。
二、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在以往的語文知識講授中,教師運用課堂時間進行板書,這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也不能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教師在課堂中將想要講授的知識或者需要組織的課程活動放映到多媒體上節省教學時間。這樣,教師就會有大量的時間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改善語文教學的效果。另外,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練習。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中整理一些資料讓學生當堂練習,對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檢測,并及時得到反饋,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樣,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改善語文教學效果。
三、將語文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
在小學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幫助學生綜合學習語文知識,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完善對文章中知識的理解。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抽象、復雜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例如,在講授與自然景觀相關的文章時,可以給學生整理一些與自然景觀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刺激學生的聽覺感官,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知識,感受到自然景觀的奧妙。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還能完善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四、樹立信息化教學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指導。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講,要想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首先應該意識到信息化教學的價值,樹立信息化教學思想。只有更新教學思想,教師才能打破常規,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形式,完善對信息化教學的了解,從宏觀上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進行整合。為了樹立信息化教學思想,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步出發。
第一,認識到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自覺更新教學思想。長久以來,小學語文課堂一直都是運用板書+講解的形式給學生講授知識,教師在課程中墨守成規,不喜歡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雖然填鴨式教學模式也存在自身的價值,但是問題多于價值,如教學模式單調、教學手段環節滯后、不能滿足新課程的需求、不能順應現代化教學的發展趨勢等。因此,教師應該意識到傳統教學的問題,自覺更新教學思想,敢于突破常規。
第二,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價值,樹立信息化教學思想。現代教育需要以信息化教學為指導,信息化教學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發展趨勢,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語文教師要完善對信息化教學的了解,擺正信息化教學的位置,認清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樹立信息化教學的思想,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
總之,語文教師應該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有效運用教學素材,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將學生看成課程中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語文知識講授中,教師要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創設語文知識相關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將語文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鞏固語文基礎知識,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虎.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150.
[2]馬寶榮.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渠道[J].西部素質教育,2020,6(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