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崢
摘 要:在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色彩藝術的渲染和展示是整個小學美術課程知識體系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奠定學生美術創作根基的核心元素。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藝術細胞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對色彩變化的辨析和感知能力不僅取決于對色彩的敏感天性,更與后期的努力學習息息相關。而教師在整個課程教學中關注中國傳統色彩,同時對學生進行色彩藝術指導也成了重中之重。
關鍵詞:藝術色彩;教學探究;小學美術;應用方式
一、以豐富的彩色圖片為內容,讓學生在場景中感知色彩的神奇變化
卡通圖片以鮮明的色彩出現在學生眼前,對提高學生的色彩敏感度起著有效的促進作用,可以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色彩體驗。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影響,對卡通動畫中鮮明的人物形象和色彩斑斕的動畫場景十分喜歡,能夠很輕松地被帶入其中。因此,教師在日常課程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好學生的特點,積極開展相應的美術色彩課堂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美術課程教學中合理利用游戲教學模式,將色彩鮮艷的卡通動畫圖片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如此不僅能豐富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性,使其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在針對基本動畫形狀與繪制內容進行分析和講解的過程中,便可以將小學生喜愛的經典動畫人物和場景作為典型素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首先,在課程開始之前準備好關于哪吒的十張圖片,十張圖片的顏色由淺入深,色彩不一。緊接著在課堂中以連環畫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欣賞不同的哪吒圖片,來感知不同色彩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從而感受到色彩的神奇,收獲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二、以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為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色彩辨析力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廣泛應用,多媒體已經普遍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使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更清晰地展現出課件的真實內容,同時還能進一步豐富課程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教師便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將其優勢充分發揮。通過動畫、圖片及實景VR等形式,將色彩的層次感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色彩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針對與“四季色彩”相關色彩的課程知識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向學生介紹自然的四季:“同學
們,大自然是一位會換裝的神奇魔術師,在不同的季節中都能展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緊接著,便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四季色彩變化的圖片,并根據圖片色彩的特點說出與之類似的色彩分類。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實景VR,搭配音樂向學生展示著名繪畫作品《早春之路》,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藝術作品的整個欣賞過程中體會早春時節大自然所展現出的春意盎然景象,在景象中感知色彩冷暖的“微妙”趣味,突出“綠”的色彩特點。最后,再引導學生對比欣賞其他季節的色彩圖片,從而有效借助這些色彩鮮明的對比圖,給予學生不一樣的色彩沖擊感,幫助學生提升色彩辨析能力,實現課程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三、以真實人物、真實場景圖片為背景,供學生進行學習和臨摹
藝術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場景中所賦予的色彩視覺沖擊感,更能讓小學生從小便從生活的細節角度中找尋美術色彩的真諦,同時也能讓學生充分利用好真實場景中的色彩變化,借助手中的顏料將其進行繪制,從而更好地提高對色彩的認知度和敏
感度。
例如,教師在針對自然風景色彩藝術進行繪制引導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在日常生活中拍一些常見的自然風光景色,如校園風光、公園美景等,通過一些圖片進行展示。而這種較為簡單的圖片繪制過程,也與學生的整體水平相契合,更容易接受。因而,學生通過對這些圖片色彩進行臨摹和繪制,便可以在整個實踐操作過程中準確地學習并掌握好相應的色彩繪制方式,并同時深刻體會到隨著色彩光影的變化,在繪制過程中將會呈現出更豐富、絢麗的色彩形態,從而更好地掌握美術色彩的學習技巧。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針對素質教育發展形勢下的小學美術課程教育活動進行詳細分析與探討,并以此為基礎,對色彩教學策略在整個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展開綜合論述,為我國小學美術課程中色彩教學活動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提供了實質性
幫助。
參考文獻:
[1]黃月青.讓學生在色彩的國度穿梭: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14):146-147.
[2]王婧璟.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