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琳 周新萍 胡松



摘 要:近幾年,青少年對電子產品高度依賴,以至于許多人都患有“自然缺失癥”[3]。自然觀察主要是通過全身心去嘗、觸摸、看、聽、聞身邊的事物,來感知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在身心放松下了解自然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所以自然教育逐漸成為了國內的新興行業,但目前自然觀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不夠豐富。本項目選用芳香植物作為自然觀察的對象,設計出一系列日常芳香植物特色應用,如香薰的蠟燭、芳香植物食品桂花蜜、油炸白玉蘭、桂花糖等,可操作性較強。同時,設計了一個以芳香植物為主題的自然觀察活動,把自然觀察和自然教育相融合。
關鍵詞:自然教育; 芳香植物; 自然觀察
中圖分類號:TU98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7-008-003
當今社會青少年的生活環境已經遠離自然,盡管“自然教育”近幾年在國外比較熱門,但國內開展的卻很少[1-3]。自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自然觀察。人們日常通常僅僅用眼睛去觀察,而自然觀察卻是用我們的全身心,通過舌、手、眼、耳、鼻、腳等多種人體器官去嘗、觸摸、看、聽、聞身邊的事物。
本文選用嗅覺為主要的觀察手段,圍繞芳香植物這一主題展開。嗅覺的化學傳遞過程十分復雜。人類的嗅覺系統大概可以分辨出350種味道,芳香味,是特定氣味知覺之一。芳香植物具有藥用價值,聞其香氣會使人有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所以常被用作植物精油、染料、天然香料等。
1.自然觀察的方法
自然觀察是自然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自然觀察應選擇好觀察地點和對象,做好時間和氣候記錄,并應多次在選點現場或不同地點進行觀察記錄[4]。常見的觀察方法包括以下五種:(1)實驗觀察法;(2)長期觀察法;(3)定期觀察法;(4)對比觀察法;(5)五感觀察法。
2.芳香植物概述
芳香植物可通過不同方法,提取出芳香油和制作天然香料。因為芳香植物具有藥用價值以及芳香植物提取的精油,可用于食品加工、醫藥、化妝品等行業[5-8]。除了殺菌和凈化空氣的作用外,芳香氣味還有很多特殊的功效。例如柑橘的香味,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薰衣草的香味可以讓我們放松等。常見的芳香植物主要有以下5類。
3.以芳香植物為主題的自然教育活動案例
案例一:
以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映月湖為活動地點。選取狗牙花(花期6-11月)、桂花(花期9-10月)、紅花羊蹄甲(花期全年)、楊桃樹(果期7-12月)、香樟五種芳香植物進行自然導賞。活動中的手繪線路圖和手繪生態地圖見圖1和圖2。
案例二:
以植物園為活動地點。選取百香果(果期5-12月)、雞蛋花(花期5-10月)、花葉艷山姜(花期6-7月)、朱槿(全年花期)四種芳香植物進行自然導賞。活動的內容見表四,活動中的手繪線路圖和手繪生態地圖見圖3。
4.芳香植物主題作品的設計活動
案例一:芳香植物香薰蠟燭
原材料:香薰精油(油溶性)、長夾子、燭芯、蠟燭玻璃杯、大豆蠟、白蜂蠟、化蠟鍋,攪拌勺子、干花干果[11]。
(1)大豆蠟,是一種植物蠟。優點:天然、無毒無害;缺點:硬度低、易融化
(2)白蜂蠟,是蜜蜂分泌物。優點:硬度高;缺點:本身味道大
(3)石蠟,原油蒸餾所得。優點:造價低,易保存,耐燃燒;缺點:內含稠環芳烴不適合長期使用,易買到對人體有害的有毒劣質品粗石蠟、工業石蠟等。
綜上所述,為避免購買到有毒有害蠟,本文選擇大豆蠟和白蜂蠟混合制作蠟燭。并通過實踐得到混合的最佳比例,詳情見下表。
白蜂蠟可以增加蠟燭的硬度,以免天氣熱時,蠟燭會融化。經實驗得杯狀蠟燭中大豆蠟和白蜂蠟的比例為10:1最佳,蠟牌為4∶1最佳,柱狀蠟燭3:2最佳,香薰精油加入1%~5%最佳。
制作杯蠟的步驟:大豆蠟與白蜂蠟比例為10:1。用化蠟鍋邊加熱邊攪拌,至蠟顆粒完全融化成液體狀。降溫到50~60度左右,加入香薰精油4滴。用夾子固定燭芯杯中間,將蠟液慢慢倒入玻璃杯中,到蠟燭快要凝固時,放入干花果裝飾。若表面不平整,可重新加熱融化蠟,填補均勻。修剪燭芯到離蠟面一厘米處,根據自己喜好裝扮蠟燭,制作完成。
制作香薰蠟牌的步驟:大豆蠟與白蜂蠟比例為4∶1,加入香薰精油1滴,其他步驟同上。
本次制作選用的裝飾干花果有:香果植物檸檬片、香樹植物桂皮、香花植物玫瑰、香草植物薰衣草,均為芳香植物。
案例二:芳香植物食品制作
(1)桂花糖與桂花蜜
桂花,是一種溫性的花兒,能夠滋潤皮膚。桂花蜜,有著“蜜中之王”的美譽。桂花花蜜能促進吸收消化,增強食欲,改善睡眠質量,提高抵抗力,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制作步驟:①準備制作材料:桂花、蜂蜜、冰糖、白砂糖、玻璃瓶、鹽。采摘新鮮的桂花,剔除掉雜質,清水洗凈后,水里加入鹽,浸泡半小時驅蟲。浸泡好后濾干水分。②桂花糖制作:冰糖敲碎放入鍋中,放少量水煮沸溶解。邊煮邊攪拌,加快水分蒸發。糖漿冒泡后,加入桂花煮至濃稠,煮好后放入密封玻璃罐,冷卻后冷藏。③桂花蜜制作:在玻璃罐中,加入一層白砂糖一層桂花,或一層蜂蜜一層桂花,最上面一層加入蜂蜜,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5天后即可食用。
(2)油炸白玉蘭花
以花瓣制作食物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史料記載,慈禧太后喜歡吃油炸玉蘭片,每到清明前后,就讓御膳房采摘下來,用蛋糊包裹花瓣油炸,制作成零食。
制作步驟:①準備材料:白玉蘭花瓣、面粉、雞蛋、食用油。摘取新鮮的白玉蘭花,摘掉花蕊,取下花瓣。洗凈后用吸油紙吸干水分。②打入雞蛋,加入少量面粉和鹽,攪拌均勻做成蛋糊。放入白玉蘭花瓣,并兩面均勻粘上蛋糊。③溫油下鍋,兩面都炸制金黃,撈出瀝干油分。制作完成。
(3)金銀花茶
自古以來,金銀花都被譽為清熱解毒良藥。金銀花能宣散風熱、清熱而不傷胃、涼血,用于治療各種熱性病,治療效果明顯。
制作步驟:①準備材料:新鮮金銀花、大竹籃、烤箱、水。采摘新鮮金銀花,用清水洗兩遍,用吸油紙吸干水分。②把金銀花灑在大竹籃里,分散開,盡量不要疊起來,這樣才容易干,然后放在陽臺暴曬,期間可以翻轉金銀花。③如果花太多曬不干,也可以用烤箱100度烤15至20分鐘烘干。制作完成后,密封保存防潮。
5.總結與展望
2019年11月2日召開的第六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上,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湖北省政府指導,中國林業學會、湖北省林業局等承辦的“中國自然教育大會第六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幕。該論壇會議上發布了《森林類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導則》和《自然教育標識設置規范》兩項團體標準,為自然教育基地開展自然教育活動提供了規范,這是自然教育發展歷程中重要的標志性事件。本文圍繞芳香植物這一主題,通過線下植物導賞和主題作品設計的實例,為自然教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自然教育作為一個熱門的新興行業,有很大的發展優勢,其自然觀察活動的開展值得更深入的調研和實踐。
基金項目: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項目編號:201913844004X
參考文獻:
[1]王青,王麗娟,張衛哲.自媒體視域下的自然教育實踐——以植物科普教育為例[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2):62-63
[2]魏義霞.嚴復的“自然之教育”思想及其意義[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6,36(05):65-71
[3]伍穎恩,陳紅躍,冼麗鏵.廣州市適應小學高年級兒童的自然植物教育研究[J]廣東園林,2019,41(04):47-51
[4]董鵬.如何做好自然觀察?[N]中國環境報,2020-02-19(004)
[5]劉雋喆,韓玉娥.植物芳香氣味對人體心理調節機制與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8):93-94
[6]張婷,鄒天才,劉海燕.貴州芳香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探討[J]貴州林業科技,2009,37(02):18-27
[7]胡震宇.基于自然教育融合的四季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J]基礎教育參考,2019(21):25-26
[8]舒心怡,沈曉萌,周昕蕾,郝培堯.基于景觀感知的自然教育環境設計策略與要素研究[J]風景園林,2019,26(10):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