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
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我國迅速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很多教室配置了多媒體教學儀器,進行相關的數學教學。這對老師的教學模式以及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于老師來說,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小學數學;閱讀興趣;培養策略
小學生年齡尚小,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擁有良好的想象力以及聯想力,對于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能夠進行迅速地反應。但是很多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較差,對于很多問題缺乏理解,學生對書中一些文字性的概念不能認真閱讀,老師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沒有過多的關注,這就使得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一)學生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較差
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思維邏輯發展的過程,很多的數學概念都是比較抽象的。小學生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較差,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再加上很多的數學概念中摻雜了一些符號,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數學的閱讀興趣就會下降,還會有一些學生對數學課產生了抗拒的心理,對一些新的數學知識點不能進行理解,認為數學是一門很難的課程,對于學生數學能力提升十分不利。
(二)小學生進行閱讀時注意力無法集中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對于閱讀不能長時間集中精力,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之后就很難跟上老師的進度。因此,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興趣的相關策略
新媒體時代下,老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根據教學的內容制作出相關的課件,使得數學的學習過程以及教學過程更加有趣,同時也會使一些數學符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在學習人教部編版“有余數的除法”時,老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情境運用到教學中。老師可以向學生舉例,有7塊蛋糕現在要分給4個人,那么每個人得到幾塊蛋糕呢?老師運用這個例子,向學生解釋“7÷4=1…3”,這個余數3就是每個人分得一塊蛋糕之后,還剩下的3塊蛋糕。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將余數的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例如,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題目的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將題目的信息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將一些重點的信息用醒目的顏色進行標注,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一來,學生在閱讀題目的過程中,就可以自行地將題目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勾選,明白題目想要表達的意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逐步得到了提升,數學成績也逐步升高。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革新了教育行業的教學方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迅速抓住題目中的重點內容,并對題目進行解析。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運用適當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玉梅. 新媒體時代小學生數學閱讀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J]. 明日風尚,2017(10):189.
[2]王劍. 簡析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 讀與寫(上,下旬),2018,15(12):138.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