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偉鳳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嘗試扭轉傳統教學中對教材內容過多倚重的思想,嘗試從數學歷史、數學思維、數學文化角度對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綜合性的拓展和培養,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建立基本的系統性的認識,為學生的長遠能力鋪設更積極的道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教學研究;實踐策略
數學文化是相對模糊的教學概念,但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仍能做到有效的區分。傳統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思路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對成績、對理論掌握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主動學習意識培養比較輕視,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成為簡單的“學習機器”。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嘗試對數學知識的特點和魅力進行充分介紹,以探究性、人文性、實踐性的綜合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改造,促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更多積極體驗,對數學知識產生更深刻的興趣。
一、數學知識的發展歷史
數學知識是從人們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抽象規律,邏輯語言。小學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教師應該抓住這一契機,對數學知識的發展歷史進行科普,對學生的未來學習方向進行積極勾畫,使學生更自然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識別和認識。但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依據教材的教學形式限制了教師的教學思路。且教材內容雜亂的特點,使學生在系統理解數學知識過程中出現了障礙,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十分片面,只能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亦步亦趨。且在長期的學習中心存畏懼心理,對新知識的學習和獲取十分猶疑。在這一點上數學知識教學和語文語言教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保持探究性的基本教學思路,從實踐角度、從數學歷史的發展角度,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更多樣化的解釋,激發學生的主動求知熱情,給學生提供基礎的理論學習框,使學生在學習中展示出更強的潛力。
(一)將分類學習思路普及給學生
在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按照:數理知識、幾何知識、生活常識三大類進行劃分。在教學中對相關分類觀念進行經常性的提及講解,使學生對數字的計算問題、圖形的構思分析問題、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問題做到更系統性的思考。并在這個過程中對數學結合思想、模型思維、問題解決思維等“高級知識”做到更多樣的思考和理解,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展示出較強的天賦和能力。
(二)對數學知識發展歷史做到有效介紹
在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從源頭開始、從歷史的發端開始對數學知識的產生進行講解和分析,使實踐和理論做到有效融合,激勵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做到更深刻地探究。1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展示出古人在丈量土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對不規則的土地進行“切割”劃分,如何對切割圖形的“大小”進行表述。以此使學生從現實生活角度,對面積的測量問題進行有效理解,為學生理解面積概念提供更“自然”的渠道。
二、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具象性
數學語言是抽象符號,但也能解決實際問題。在知識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知識的特點逐步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對理論和現實做到有效區分。能夠對理論內容進行靈活的分析和掌握,同時對解決問題也保持個性化的看法和主見。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拿學生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距離。如在計算5+4=9的過程中,部分學生能夠直接得出答案,部分學生卻是用手指頭進行計算,這兩種思考路徑有哪些不同,同學們更認可那種解題思路。以此使學生對數字的符號特點、具象特點做到清晰的辨明,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保持清晰的思路。
此外教師可以對數學計算中的邏輯關系進行簡要說明,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如5+4=9就是一種邏輯關系,兩者之間有著清晰的因果聯系。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對定理的推定和應用,是演繹關系,學生要嘗試利用定理對計算問題作出解釋和推算。如四則運算的法則等。人們從丈量土地過程中,對“面積”概念的總結,是歸納法的體現,人們需要面積這一概念對面積的大小問題進行簡單描述。以此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做到多樣思考。2如教師鼓勵學生用樹狀圖的模型思維,對撲克牌中的勝率進行分析和計算等。
三、促進人文教育理念的切實實踐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擺脫傳統教學中的錯誤觀念,對學生的思考興趣、交流興趣、解題興趣進行多樣化培養,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一)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介紹
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提點一些學生未知的知識,對學生小學六年所需學習的內容進行提前概括介紹,以消除學生的部分焦慮,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保持興趣和信心。如在教學矩形圖形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關于圓的思考題讓學生進行簡要分析等。
(二)避免批判性教學思維的一再延續
在傳統教學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佳多和學生的“智商”“道德行為”問題進行聯系分析,導致部分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出現一蹶不振的情況。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保持耐心和責任心,減少對學生成績的重視程度,對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興趣等進行多樣化的培養,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至少保持正向的態度。
(三)組織學生合作解決數學問題
合作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交流意識,發揮發揮學生的學習天賦。教師可以經常性的組織小組競賽分析活動,訓練學生的實踐意識,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多元的認識。
四、結束語
數學文化教育在傳統教育中被長期忽視。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以科學的方式展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通過數學文化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多樣的思考和認知。
參考文獻
[1]王婭.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013(008):61.
[2]張榮奎.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