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大軍
◆摘? 要:隨著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師在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理解性閱讀是適應教育理念而推出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主要是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心理承受程度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進行理解性閱讀的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核心素養。本文根據以小學數學為例,探討理解性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閱讀材料
一、小學數學閱讀的必然性及優勢分析
1.小學數學教學數學閱讀的必然性分析
小學數學的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數學閱讀,幫助學生更加快速的了解數學知識點。在生態課堂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利用數學閱讀教學來保證學生思維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要求,保證學生可以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教師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發展。
2.小學數學教學數學閱讀優勢分析
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同時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幫助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教好理解,感興趣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目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實踐,在數學閱讀教學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綜合發展的能力。
3.端正數學觀
當學生了解數學文化后,便會對數學產生重新認識,樹立正確的數學觀。所謂的數學觀,指的是學生對數學知識整體性的認知和理解,通過對數學概念、原理、例題、實踐題的操作學習,逐步在大腦中建立數學知識框架體系,整個框架在小學數學三年學習過程中處于不斷完善狀態,當學生的框架越來越完整的時候,學生對數學也會形成新的理解,對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幫助。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二、農村小學數學閱讀材料開發和利用
1.利用繪本閱讀材料
盡管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老師起到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如果閱讀材料教學過程中缺乏老師的正確引導,將會讓學生的閱讀材料結果出現大幅度偏差,所以在閱讀材料教學時,老師要時刻觀察每一位學生的閱讀材料情況,不能讓他們偏離主題。以二年級下冊“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為例,我們可以借助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由李舟妮翻譯的數學繪本《兩條射線手牽手》安排學生預習。繪本閱讀材料圖文并茂、短小精悍,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具有易讀、易懂的特點,要求學生閱讀后根據材料內容去思考、接受新知識。
2.開發數學情境閱讀材料
在進行數學閱讀材料的選擇中,需要根據課程標準進行選擇。數學閱讀材料的應用,可以結合閱讀活動來進行,將數學知識點合理的通入到閱讀情境的建設中。例如,在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堂中滲透并分享法制常識,安全常識,中華傳統文化等等。例如:在教學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分享中國植樹節的由來,“植樹節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重視并大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舉行了植樹儀式,以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學科不僅僅能學到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且能了解到更多的常識,感悟到數學教材內容的內涵,數學再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而對數學科感興趣。
3.創設數學辨析閱讀材料
在數學閱讀材料的選擇中,可以利用小組討論,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材料中所設置的問題進行討論時,培養學生的辯證能力。例如,在進行《軸對稱》學習時,結合閱讀材料,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公式的過程,學生之間積極討論,通過獨立思考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對閱讀材料中的軸對稱圖案進行選擇,同時分析圖形中有幾條對稱軸。在此過程中借助于小組探究,則能讓其煥發新的活力,讓其敢于暢所欲言,通過小組探究掌握閱讀材料現象的內涵,最終有效掌握閱讀材料規律,升華其理解和記憶。
4.設計數學糾錯閱讀材料
良好的閱讀材料習慣是培養學生閱讀材料能力的基礎,形成良好的閱讀材料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讓學生進行閱讀材料時按照科學合理的步驟來,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小學生錯題的原因很多,粗心,關鍵詞理解不透、或題的難度大等,教師指導學生摘抄單元典型錯題,并養成習慣。將錯題找同學、老師分析錯題原因、更正后編輯成閱讀材料,并分享,供二次復習。例如:錯題:兩條繩子同樣長,一條剪掉它的2/5,另一條剪掉2/5米,兩次剪掉的長度一定相等。錯解:兩條繩子同樣長,一條剪掉它的2/5,另一條剪掉2/5米,兩次剪掉的長度一定相等。(√)。原因分析1.題目閱讀不夠仔細,沒有區別“一條剪掉它的2/5”“另一條剪掉2/5米”的不一樣。2.對分數意義理解不清,分數即可以表示一種關系,又可以表示數量。分數表示關系時: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分數表示數量時:指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3.對兩條繩子同樣長長度的定位有偏面性,此題二條繩子的長度不同直接對結果有影響,主要分為三種情況等于1米,大于1米和小于1米三種情況。通過對學生進行數學閱讀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
三、結語
數學文本的閱讀,遠不止上述內容,它涉及到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哪怕是計算這樣的純數字,同樣離不開引導學生去閱讀。因此,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做好學生的閱讀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數學閱讀材料,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去閱讀,閱讀哪些,最終形成自覺閱讀的習慣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陳亞峰.小學數學"閱讀材料"利用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好家長,2018,(48).
[2]魏艷香.小學數學閱讀材料的開發和利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7,(11).48,50.
[3]陸敏.小學數學閱讀材料的開發和利用[J].教學與管理,2017,(005):48-50.
[4]趙麗.初中數學:在閱讀材料中拓展不可或缺[J].新課程·下旬,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