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發
◆摘? 要:課堂練習是數學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課堂練習設計的是否有效同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新學的知識,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及能否真正的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其主體地位,進而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主要基于數學練習設計的實際需要,探究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探索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是一項有計劃、有規律、有針對性的課堂學習與訓練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對課堂上的教學知識加強鞏固,掌握數學計算技能,從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發展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綜合設定數學課堂練習內容,有效、合理的利用課堂練習時間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效率,進而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每位同學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制定有效練習教學計劃時應遵循層次化原則,所制定的教學計劃要做到循序漸進,由簡到難,要結合各位同學的具體情況。比如在對“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口算”制定有效練習時,因為各位同學已經掌握了豎算方法,所以對于學生而言掌握口算方法并不是很難,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該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設置反問型習題,比如“36+()>50,那么括號中最小可以填幾?”這種方式開展有效練習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各位同學的口算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而且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判斷出要學生還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
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大部分小學生提高自己數學能力的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幫助自己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加深所學知識在自己腦海中的印象。教師在有效練習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與生活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一定要遵循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固有規律,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引領學生參與到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具體的數學模型,并開展數學解釋與數學應用的過程。所以,關注數學練習設計的實踐性,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知識,在實踐中運用和體驗數學知識,然后再在具體的實踐中進行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的確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好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提高有效練習課程的教學質量,那么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制定一些教學實踐活動,讓各位同學在實際操作過程反復推敲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對它們進行查漏補缺,比如在針對平行四邊形知識進行有效練習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四根木條,制定出一個簡易的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通過這個簡易道具對所學知識進行驗證,這種做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要與教材密切相結合
課堂練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鞏固課堂上數學知識骨架,因此在習題的設計上一定要以教材內容為主。在課堂練習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的習題練習,以基礎教材為主,結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提出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結合教材綱要結構編制、設計課堂練習題。這樣設計的練習內容才具有針對性,具體到某公式、規律或理論。同時教師還要注意練習題的實用性,在抓住主旨的情況下,進一步延伸習題的實用性,目的是讓小學生能夠切身體會,數學知識的學習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不僅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一節學習中,教師根據教材基礎內容,課堂講解的知識點,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如一個長方體,長為6分米,寬為5分米,高為5分米,那么數一數在這個長方體中長是5分米的棱可有幾條,有幾個面的面積為30平方米。利用問題加強學生對長方體圖形的認識,并擴展學生對立體圖形的想象能力,同時教師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延伸練習題的內容,比如一個以正方形為底面的長方體,正方形邊長10厘米,長方體高30厘米,若將高延長6厘米,那么長方體表面積會增加多少。通過加深習題的設計,來提高學生在基礎教材內容的掌握上擴展思維能力。
(三)要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教給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數學教學偏離了生活實際,數學學習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讓學生有興趣、有意義地參與數學學習過程,獲得有意義的數學知識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確實是有些枯燥,但有很多的趣味性元素可以挖掘,目前一部分教師在開展課堂練習時,只會讓各位同學進行程式化的習題訓練,這種做法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于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制定有效練習教學計劃時,可以以實際生活知識為素材,吸引各位同學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來獲得數學教師理想中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針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知識進行有效練習時,首先可以讓各位同學列舉自己所見過的、實際生活中存在的正方形或者長方形,其次讓學生闡述這些物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最后布置相應習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緩解給同學的學習壓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總之,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我們要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練習設計應該符合學生的需求,切實發揮課堂練習的功效,與時俱進,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謝福祥,白雪清.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練習設計的實踐與研究[J].新教師,2020(04).
[2]田德慶.淺談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建構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