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杰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飛速發展,在新課改的引領和帶動之下,各階段教育更加重視學生核心能力素養的提升,切實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核心。基于此,文章針對小學語文自主五步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五步教學法;設計;實施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天水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語文自主五步教學法設計與實施策略的研究”(課題號TS〔2020〕GH189)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在不同教學階段需要應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強化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五步教學法,主要分為自主預習、情境導入、合作探究、師生互動以及拓展訓練五個基礎步驟。自主五步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改變以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弊端和問題,逐漸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小學語文自主五步教學法應用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自主五步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推動語文知識和相關教學內容的內化,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建構知識的水平,逐漸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探究,并在學習中融入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從語文教材和閱讀內容中進一步發現知識,探索知識。
小學語文教學涵蓋了學生的識字認字、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的綜合性能力。應用自主五步教學法能夠以階梯化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推動小學生綜合能力以及語文學科素養的同步提升。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因此實施五步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素養,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加強語言積累,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言談舉止,避免了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弊端,落實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筑牢小學語文學習基礎。
三、小學語文自主五步教學法設計與實施策略
(一)自主預習階段的設計與實施
現代教育學體系倡導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認知,依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進一步認知世界、感受世界,并對世界進行獨特的自我認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強化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經驗進行緊密融合,強化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構,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自主五步教學法,首先需要針對預習階段進行有效的設計與規劃,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正式課程學習之前,根據自身的知識與經驗理解課文內容,或依據教師所提出的預習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如果在預習過程中遇到難以理解的字詞或句子,學會自主借助工具書加以解決,提高自主預習的效果。
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課教學中,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做好預習準備,比如提前通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理清文章的具體順序,針對“草船借箭”一事的前因后果有初步的了解。學生如果對《草船借箭》一課感興趣,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這樣的方式提升了學生對于《草船借箭》一課的學習興趣,并為接下來的課程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導入階段的設計與實施
課程導入階段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良好的課程導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促進后續課程有效開展。在導入階段,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核心,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受到課程時間的影響,教師在導入階段需要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課程中。因此,為了保證導入階段的高效性和簡潔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提問題、看視頻、講笑話等途徑進行快速導入,激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例如在《白鷺》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白鷺相關的視頻內容,向全班學生提問:“各位同學是否認識視頻中的動物?”很多學生認為此類動物是丹頂鶴、白鶴等等,有一部分學生說這一動物是白鷺。教師在學生的激烈討論中明確答案,讓學生了解視頻中所展現的動物就是白鷺,也是這節課要講的內容。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白鷺的外形以及生活狀態、美在何處等等。當學生表達完自身看法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了解作者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到底是什么樣子,讓學生深刻體會白鷺如何成為“一首精巧的詩”,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并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階段的設計與實施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著力提升學生的識字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其中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是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這也是在新課程改革以及語文核心能力素養的綜合目標指引下的重要能力之一。應用自主五步教學法,可以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現狀為課程內容規劃與設計的重要參考要素,深入發掘教學內容中能夠進行合作探究的部分,或直接利用每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教學部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父愛之舟》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站在“父親”和“我”的角度,深入感受“父親”對“我”的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想象,分別站在“我”和“父親”的角度進行場景體驗,并分析和感受父愛的表達,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為什么作者不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呢?”從而明確“行動是可以體現人的想法與感情的”,這也正是父愛的感人與深厚之處。在討論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訴說生活中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愛,在合作交流與探討中提高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對父愛的感知效果。
(四)師生互動階段的設計與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自主五步教學法,需要師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在此期間,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回答問題情況、客觀表現情況等對學生給予一定的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在此次語文課堂中的表現情況,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進行師生互動時,需要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瓶頸與問題,在理解內容方面存在難點時,可以向教師進行詢問。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攻克教學重點與難點,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進行師生交流時,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幾個方面,具體包括:教師要提前針對課程的重點、難點和容易出現理解誤區的部分進行充分的備課,在課堂上針對此類問題進行精講和點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并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適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教學過程的啟發性;在確保教師主導地位的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保障學生整體學習質量和水平。
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感悟詩歌所表達的內容,并引發學生自我想象,通過自身的理解描繪詩中所刻畫的情景,深入體會朋友之間的濃厚情誼。《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采用了寓情于景的表達方式,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這種表達方式,突破教學重點。
(五)拓展訓練階段的設計與實施
在拓展訓練階段,教師可以從現有教學內容出發強化學生的理解。因為語文教學中寫作始終是關鍵所在,因此在拓展訓練階段,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切實構建語文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讓二者實現互聯互通,幫助學生從教材內容出發,強化對寫作技巧和方法的了解與掌握。
教師應用五步教學法進行拓展訓練,需要明確當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寫作情況,特別是針對寫作能力不佳、寫作技巧掌握存在誤區的學生,需要著重提升其寫作能力和水平。可以以現有教學內容為基礎,為學生增加課外閱讀篇目,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廣泛積累寫作素材,學習教材文本中的人物描寫方法、情景描寫方法及感情表達方式等等。例如在《落花生》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手法,深入體會“父親”借助花生講述的道理,學會此種情感表達方式和描寫方式,讓寫作內容更加豐富。
此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寫作方面進行系統歸納,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避免作文平淡;也可以采用對課本內容進行仿寫、改寫、續寫等諸多形式,鍛煉學生的想象思維,不斷豐富寫作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逐漸轉變以往害怕寫作、排斥寫作的心理,進一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拓展訓練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五步教學法能夠提升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認知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教師采用自主五步教學法,有效把握不同階段的課程規劃與設計,幫助學生提高對小學語文課程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成長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徐冰峰.五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上的應用初探[J].吉林教育,2020(30):70-71.
林世生.例析五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20(19):44-45.
高志華.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三段五步”教學法[J].當代教研論叢,2019(03):49.
趙全偉.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五步教學法”[J].讀寫算,2018(27):237.
賈小燕.五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1(1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