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碧玲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紛紛開始探索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基于此,本文淺要闡述了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分析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分別從利用電教新媒體,營造閱讀氛圍、介紹課文背景,加強閱讀引導、優化教學方法,激發閱讀興趣以及注重課外閱讀,拓寬閱讀視野等方面,提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路徑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但是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采取的方法比較單一、落后,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明晰,導致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氛圍比較沉悶,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制約著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教學建議,希望可以為其他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一、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
(一)調動語文學習積極性
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擺在首要位置,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課程背景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語文教師要想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想辦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深入探尋課文的內涵,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發自內心地喜歡語文閱讀,在閱讀學習中不斷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促進對語文課文的理解
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后,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幫助小學生準確把握課文的主旨,用心感受文章的情感,了解課文的深刻寓意,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獨特魅力,有助于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
(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閱讀和寫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促進小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模仿課文中的語句和寫作方法進行寫作,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技巧,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學的方法陳舊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他們對書面語言的理解與認識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普遍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一些教師并沒有因勢利導,反而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嚴重束縛了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不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教學的目標不明確
部分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過于注重課文知識的教學,忽視了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的目標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此種教學方法容易激起小學生的反感,不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三)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認識事物主要通過形象思維,而語文閱讀意味著學生需要面對大量的文字內容,一些學生會覺得語文閱讀十分枯燥,閱讀的興趣偏低,教師在布置閱讀學習任務后,學生大多草草閱讀,沒有體會到閱讀學習帶來的樂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更談不上閱讀能力的培養了。
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路徑
(一)利用電教新媒體,營造閱讀氛圍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多,語文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借助新媒體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沉悶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在閱讀課文時也很難準確把握課文的主旨。通過引入電教新媒體,語文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打造一個生動形象、自由、活潑的閱讀氛圍,點燃學生的閱讀學習熱情,讓他們在閱讀學習中積累更多的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比方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提前搜集小興安嶺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為學生介紹小興安嶺,展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情境,找出文中景色描寫的語句,讓學生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閱讀教學事半功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介紹課文背景,加強閱讀引導
對于小學的語文教學來說,把課文和具體生活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前,可以引導小學生建立起生活實際和課文間的聯系,通過為學生介紹課文背景,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在閱讀期間自然而然地融入自身情感,強化閱讀教學的效果。不僅如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還需要下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個性,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空間和時間,適時引導學生,讓他們對課文內容產生獨到的見解。
比如,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難忘的潑水節》這篇課文時,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翻閱圖書或查找網絡資源等方式,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小學生了解周總理的事跡以及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進而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在實際閱讀時能夠讓學生理順思路,提高閱讀的效率。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課文內容的時代背景,之后指導學生自由閱讀,在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感悟課文中的情感,達到理想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三)優化教學方法,激發閱讀興趣
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除了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外,還需要積極地為學生傳授語文閱讀的技巧,讓學生能夠通過語文閱讀把握文本內容的主旨,進而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首先,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把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當作切入點,降低學生的閱讀理解難度,使其體會到語文閱讀學習的獨特魅力,在閱讀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開闊他們的語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