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俊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發展的不斷變革,高中教育階段不再只關注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人文素養高低是個人健康發展的一種體現,學生人文素養的具體能力影響著學生在今后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進行研究和加強。而在高中的數學教育中,教師要在教學中涉及人文素養的有關教育,就要先從自身出發,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然后再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討實踐從而得出最適合的教學方式,借此幫助學生們學習到更多除卻理論知識以外的人生哲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人文素養教育 高中數學 教學實踐
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間段,學校和教學大綱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們需要掌握的能力也越來越多,而人文素養作為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能力,也是現教育階段重點強調的。因此,高中教師在進行相應學科的教學時,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適當地對人文素養的相關知識進行滲透教學,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能力,接下來本文將對高中數學的教學進行具體的實踐探究,希望給其他教師提出一些有效的見解及策略。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人文素養教育
高中教育階段針對學生的學科知識學習及各方面能力、素養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教學的目的不在僅僅是考試成績的提高,更是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希望能夠對學生在下一階段的學習或步入社會階段時能有所幫助。
所謂的人文素養是指個人在對人文科學方面所具備的研究探討能力和相關知識的具體理解水平,是通過傳統文化或專業知識對人進行的品德、道德、等方面的全面認知。在進行相關的教學時,教師要注重以人為研究中心進行道德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數學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是學習時間較長,且要求比較高的,學生都是從小學開始便接觸,不管是家長、老師還是學生本身對數學也較為重視,而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加以重視、愿意接受,通過數學課堂的不斷滲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讓學生重視人文素養的相關學習。
二、人文素養教育滲透在高中數學的實踐中
在高中數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素養的教育是教育不斷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進行具體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必須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究,積極尋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并結合高中數學進行更好地教學。以此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人文素養融入程度。以下是本人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總結得出的一些具體教學措施及策略。
1.從教師本身出發,提高人文素養能力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滲透人文素養的知識內容,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設置前需先正確地意識到在進行教育中,要以學生的具體發展為主要目的,自己作為教育的主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提高各種必備的素養能力,在針對學生人文素養的能力養成方面,必須先從自身出發,將自己所學習到和認識到的人文知識不斷地向學生傳輸,幫助學生慢慢提高人文素養。
例如:在進行高中數學數列內容的講解時,在古時候有許多的書有進行相關的講解和記載,而《夢溪筆談》就有相關的記載,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網上查詢該古書中對于數列的具體講解,下載相關的資料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與學生們進行具體的分享。
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并在其中融入人文素養教學時,首先自己的準備工作要做好,先從自己出發,加強本身的人文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再對學生進行相關方面的引導和影響。在經過這般教學準備工作之后,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對于學生而言將更有說服力。
2.從教材內容出發,結合人文素養教學
數學教材的內容是人們通過不斷的研究和驗算推導而得出的具體結論,在實際的發展中具有一定的歷史過程和相關的故事,教師可通過挖掘教材的內容,進行查詢相關的歷史及數學發展史結合的教學,在教學中傳遞出數學研究者們在研究過程中的艱辛及堅持,在對學生人文素養相關知識的積累的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到學者們積極學習的精神,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例如:在高中數學必修一中針對《集合》的具體講解,集合主要是根據研究的元素進行分類組合,涉及的元素知識有很多,例如有復數、有理數、實數、自然數等,每個“數”的發展和演變都有一定的歷史,教師可從其中挑選進行講解,比如復數的起源,可謂是個漫長而又奇特的故事,是十六世紀開始學者們經過不斷的研究最后到1832年才由高斯提出的“復數”這一詞,其中有著許多的故事,教師可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幫助學生補充數學史的知識,也了解到關于集合元素發展的漫長和重要性。
結合教學的內容和課本教材,教師可結合教材中的知識,將所涉及的內容進行拓展,結合相應的發展演變過程、歷史背景及相關的故事進行介紹,讓學生能夠加深知識點理解的同時,了解到更多的人文知識,也認識到數學學者的艱辛及奮斗堅持的探索精神,幫助學生樹立相關的精神思想及文化知識,引導學生熱愛數學,更在數學方面不斷發展和進步。
3.從日常生活出發,促進人文素養提高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滲透人文素養的教學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將具體知識生活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那么如何進行具體的結合人文素養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呢?教師可以結合高中數學的內容將名人在生活中應用到該知識點的具體細節進行講解,將歷史文化和日常數學應用相結合能夠更好地把人文素養滲透到數學課堂上,達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數學選修2-3中《排列與組合》的具體講解,排列與組合主要講的是根據特點的事物,有多少種進行排列或進行組合的方式,主要是要學生能夠掌握具體的運算方式,在一般的有關排列與組合的相關運用題目中都會有一定的生活化的題目設定,而教師可結合田忌賽馬的故事進行具體的解釋,田忌故事本身就是按照一個排列組合的形式而進行的,通過排列組合的運用進行賽馬出場的排序而贏得比賽,也更能夠強調出排列與組合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突出古人智慧。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可將數學的知識與具體的日常生活的設定結合起來配合教學,也可以通過名人、古人在結合相關知識在生活當中的具體應用,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更多人文知識,從而在提高數學知識面的同時,提高人文素養的能力。
4.從課堂構建出發,建設人文素養課堂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進行人文素養教育,教師就必須在進行課堂構建的時候就意識到,人文素養要想加入課堂,首先就需要從課堂構建出發,將人文素養這一因素考慮其中,這樣才能夠建設具有人文素養知識教學的課堂。
在課堂的構建環節,首先教師要考慮課堂內容的設定。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是重點部分,在這其中適當融入人文素養對于學生來說是由幫助的,但是教師要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尺度。接著就是課堂的教學氣氛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和思考,培養學生對事情進行總結和多加思考、反思的意識。最后,教師可結合小組討論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既可以鍛煉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又可以集思廣益學到更多知識,活躍課堂的氛圍。
結合以上所述的幾個方面,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數學教學有關人文素養的教育中,要將人文素養很好地融入到課堂中,在具體的課堂構建上就要加強,將人文知識更好地融入高中數學課堂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的同時,在人文素養方面也能提高。
5.創造良好師生關系
在學生的世界里,老師、同學家長是他們接觸最為平凡的人,而老師是學生們最重要的教育者也是其很好的學習榜樣。為了提高教師的榜樣作用,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審視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爭取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當教師與學生之間達到了一個平等、互相尊重的交往狀態,教師之于學生便可謂是亦師亦友。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創造一個和諧、愉快和輕松的課堂環境。在這時,教師再在課堂上進行人文素養的滲透教學,對學生們來說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愿意接受教師所傳遞的知識內容,同時也鍛煉學生語言組織及溝通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們多多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當下流行內容。當教師在與學生的交談中把握了學生的興趣點,就可以考慮在課堂上融入這一部分的內容,以此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比如,當教師了解到最近學生們對于具有互動性短視頻比較有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考慮將教學內容與互動短視頻相結合來進行教學內容,并且在短視頻中還可以融入一些與人文素養相關的內容,以此來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授到《等比數列求和》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從等比數列求和的來源——《萊因德紙草書》入手,在互聯網上尋找或者自己動手做一個互動式視頻。在視頻中,教師讓學生們通過互動逐漸得出求和公式,并且了解到這一公式的來源。教師還可以在視頻中添加一些習題,讓學生們練練手,也可以以此來增添他們對于知識的記憶度。
在教學期間,教師還可以多多與學生們互動,拋出問題讓他們進行回答,還要多鼓勵他們,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愿意融入學生的生活,并且考慮他們的想法來打造他們感興趣的課堂,這就給了學生們很大程度上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師生之間關系更為融洽,教學課堂的開展也就更加順暢,教師對學生們進行人文素養方面的教學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素養的相關教學是必要的,是數學教師所要重視的,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并具備相應的人文素養的能力,教師需不斷地進行實際的實踐探究,在實踐中尋找真正合適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馬馳.淺談高中數學教育與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62-63.
[2]李小平.數學文化中的美育滲透[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7):52-53.
[3]宋建輝.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