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當前高中英語教學情況來看,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很多教師在課堂中以自我的主導作用掌控著整個課堂進程,致使學生的作用被嚴重忽視,無論是學生的學習空間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未得到良好的發展。本文先針對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行簡單介紹,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雒凱麗,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引言
自主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身通過探索、分析以及創造實現學習階段的各個目標。因此,于教師而言,應該在教學環節中多多嘗試各種各樣的學習策略,起到及時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于學生而言,將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在一定的自控能力基礎之上,拓展自己學習能力的自主性。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在當下的教育背景下,不僅教師、家長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國家也格外注重對人才的培養。于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產生自主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極大削減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旦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無形中將壓力變為動力,其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行積極的引導,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對學生在社會中的自我發展有一定好處。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終身學習意識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教師應該做到與時代同步,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調動自身廣泛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性。學生需要在學習中制訂一定的學習目標和計劃,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在養成自主性學習的基礎上,在課堂結束后,學生可以對課堂中的知識點進行自我消化,長此以往,學習就會變成一件輕松的小事件,進而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相應策略
1.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初期,教師要擁有一定的時間觀念,在時間基礎上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日積月累的英語學習中,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積累,為此,在課堂教學的初級階段,教師應適當的留出一小部分時間用作學生自主熟悉課文。必要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等環節,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與指導,從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Friendship”一課的教學時,可以采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并為其留出更多的自主思考以及探索的空間。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比如“What will you do if you disagree with yourfriends about something?”以及“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trouble with y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等。接下來,教師便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友情相關的歌曲,讓學生沉浸在音樂中,進而對friendship產生更加深層次的解讀。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為學生設置幾個討論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單元內容的學習中,比如“ 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以及“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這樣一來便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其勇于開口表達,進而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2.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時候,才會發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其學習積極性才能夠被極大調動起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主動切換教學方法,結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擁有思維活躍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Body Language”這節課程的時候,在上課之前,教師做好充足的準備,將各式各樣的肢體語言圖片帶到課堂中,通過實物展示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其較好地掌握本節課中的重點單詞。隨后,教師可以適當加入“猜一猜”的游戲環節,就其一種肢體語進行詢問,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夠通過游戲得到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被極大帶動起來。
3.加強課堂中的教師引導性。在課堂中,應以學生為主,這不僅是先進教學思想的良好體現,同時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予以積極性引導,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追求知識的積極性,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目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尤其在講解練習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練習題的解題思路進行合理的講解,使得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逐漸擁有系統性的思維框架,從而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高中英語“Working the land”這一課程的教學中,針對Consolidation Exercise 練習題的講解,教師可以試著將正確答案提供給學生,針對英語基礎較好且題目做對的學生,希望其對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講解,教師在學生陳述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同時幫助學生對其思維框架進行梳理,進一步優化學生的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將學生在自學中面臨的障礙逐一“清除”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強化其在英語方面的自學能力。
4.積極調整傳統評價方式。單純以成績判定學生成績好壞,不僅不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學生也無法切實在自學過程中設定清晰明確的目標。一言以蔽之,教師的評價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自學效果。為此,教師應該積極調整自身的評價方式,盡量將能力納入教學評估中,使得學生重視自學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將教學評估適當地建立在學生成績的基礎之上,結合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針對性建議,同時也可以在教學中采取生生互評的方式,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態度予以多維度的展示。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以半學期為考核周期,學生的學習狀況得不到良好的反饋,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設定合理的考核評價周期,確保評價內容的一致性以及方向的準確性,使得學生的自學目標得以進一步明確,進而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提供可靠的指標條件,這樣不僅優化了學生的英語成績,還增強了英語教學效果。
5.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指導方法予以恰當引導,進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提醒學生及時對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課前預習,遇到生詞的時候,要及時利用學習資料和現有的學習工具,例如字典,或者根據對上下文的理解對單詞進行合理的猜測,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師應當通過對學生學習思維的適當啟發與點撥,幫助學生對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產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以此保障學生知識學習的系統性以及完整性。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二單元“Healthy eating”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便應當注重采用點撥的方式強化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文中“She realized that lihua's food made people become tired quickly…”一句話存在理解困難。基于此,教師便可以先向學生傳授食物金字塔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散思維,進而對文章進行深入理解,充分明確“healthy diet”的實質內涵。此舉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對于教材內容的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將生活和學習內容深入聯系起來,可以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深度感知水平,最終實現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6.改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相較于其他學科,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確保各個環節都擁有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不僅利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引導,同時,學生對學習積極性有所重視。相關調查顯示,大部分高中生不重視英語學科的學習,使得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被牢牢限制住,學生自身不具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這種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予以更多的鼓勵,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長此以往,使得學生將英語視作一種日常用語進行溝通,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進行趣味性教學,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教學內容“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為例,教師應該事先帶領學生進行文章誦讀,對文中的陌生詞匯有一個熟悉的過程,讓學生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巧妙的“聽、說、讀、寫”四個環節,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從而為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可見,教師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一方面,積極調動了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令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為了進一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英語課程“Body language”為例,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兩一組,由教師向學生展示與身體相關的英語單詞,一個小組負責單詞的闡述和表演,另一小組對表演內容進行猜測。在此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7.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大對學生的引導力,使得學生在教學中擁有強大的自學驅動力,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實踐教學是學生提高自學能力的最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在不斷的探索中也進一步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英語學習中的實踐活動,不僅涵蓋了多種多樣的賽事,同時也包含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性了解。為此,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綜合性培養,與此同時,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英語文化和歷史學習,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熏陶。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帶領學生積極參加英語類演講比賽、交流會等,從而令學生深度體會英語知識學習中所具有的美感和快感。積極開展實踐性互動,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實用性,進一步引領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的天地,為英語學習創造一條全新的路徑。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格外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積極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的能力。此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制訂明確的自學規劃和目標,從而起到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莉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20(10):86,88.
[2]趙愛民.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5):190.
[3]孫曉霞.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