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是一門藝術課程,當前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語數外等科目不同,小學美術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僅能讓小學生在課上學到繪畫技能,還能提升其文化內涵與審美能力。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許多課程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教育思想也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性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目前,新課改提出要培養創新思維,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探索科學的教學方式,通過教材與實踐相結合,運用激發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立足于小學美術教育實踐,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教育;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1-0-02
青少年在校教育學習中必須掌握和具備的一種基本技能就是美術素養。青少年美術教育對增加學生美術理論知識和提高藝術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其不僅有助于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如何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經濟生活。
1 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意義
創新思維就是思維的獨創性,是思維的創新,指小學生個性思維的一種基本獨創性和創造性[1]。在課堂上,除了必須培養學生的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美術教育中,創新的思維和方式泛指學生在創作美術作品時所表現出的一種獨立思考的方式,具有別致、新鮮等特點。而這種獨特的思維和方式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思考過程,教師和學生家長需要共同努力去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不僅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中之重。
1.1 小學美術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
在小學課堂美術的理論教育和實踐過程中,怎樣才能真正使小學生形成自主創新的意識呢?教師要做的是讓所有小學生都學會自立,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不能一味地依賴老師,遇到不懂的或者不容易理解的問題,要勇敢地向美術老師詢問,養成不斷探索的良好習慣[2]。
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能使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還要激勵學生拔新領異,成為良好的課堂美術學習的參與者和主體,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全依賴教師的指導,要慢慢改變過去教師作為小學課堂主體的地位;教師在小學課堂上還需要經常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完成一些可以發散思維的小問題和練習,從多個方面出發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要以一種出其不意的語言表達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教具的不斷更新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3]。小學生初入學校,對事物充滿好奇,而教師是學生最好的引導人和啟蒙者。樂學決定高度,善學決定成就,如果學生對課堂產生濃厚興趣,就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自主思考,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非常重要。
1.2 小學美術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而且教學材料各不相同,它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造力和發散思維。如四年級下冊“我的校園”這一課中,教師除了要教授相應的表現方法和理論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自己探索,產生靈感,對校園各部分進行重組,通過顏色的重新繪制,最終創造一個全新而又獨一無二的校園,這就是學生自主表現的結果。
1.3 創新思維有利于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
在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是一定要先提出問題,這其實更加困難?,F代美術是一門需要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課程,教師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將心中的想象通過美術作品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想[4]。在美術方面的創新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不僅可以表現在美術作品的設計和創作上,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面表現出來,比如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等。對學生潛能的激發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學習能力,為未來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美術知識基礎。
1.4 完善美術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小學教育是各級各類學校美術教育的核心和基礎,也是美術教育學生未來身心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當前美術教育在社會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強,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要求慢慢變高。不僅要讓學生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未來能更好地了解和融入社會,為國家發展培養需要的創新型藝術人才。盡管國家最新推出的美術教育新課程改革對教育理念和模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相關改革還沒有普及,許多學生和家長過于看重成績,容易打擊美術教育中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呆板不靈活,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2 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2.1 營造培養創新思維的良好氛圍
小學生在校園學習中對許多事物充滿無限好奇,他們產生的想象和認知一般都被認為來自眼中的事物和世界,并且他們可以把身邊存在的人和事聯系起來進行想象,從而形成他們這個年齡段特有的創新思維和方式。美術教師在校園中應創造適合小學生學習美術和生活的環境,讓學生帶著放松與歡暢的心情慢慢觀察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小學美術教師設計的啟發在于讓小學生運用多種描摹手法將心中想象的事物和世界充分展現出來。在小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并及時加以引導和鼓勵,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作興趣[5]。如果想要在創作中做到這些,就需要做好美術教學的設計,這是上好每一節美術課的前提和基礎。要在耳濡目染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在課程中加入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激發出那些有著強烈興趣和好奇心的教師和小學生形形色色的想法和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突破原有的思維。比如在人美版三年級教材“繪制面具”這一課中,教師帶領小學生制作面具時,并不一定要按固定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尋找制作面具的獨特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之后,教師再進行啟發,讓學生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面具。
2.2 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樂于用自己的經歷和探索美術知識的方式去聯想,更喜歡用他們沒有受到家長和美術教師過分控制和干預的方式探索美術世界。小學美術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插上思想和想象的羽翼翱翔天空,尊重學生的想象力,用正確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和啟發學生。
美術教師在課堂討論中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知無不言。例如在欣賞徐悲鴻的國畫作品《奔馬》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馬兒的尾巴有長有短,感覺好亂,像雜草一樣”,這時美術教師先不要著急批評學生,而要通過帶有鼓勵的意味回應學生:“這位同學真的很有想象力!其實馬兒奔跑時尾巴就會飛揚起來,看,是不是正因為這樣咱們更容易看出這匹馬在奔跑呢?那你能想到周圍的其他墨色是什么嗎?”用聯想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展開想象,這樣的提問式教學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加仔細地觀察,細細品味畫面,并將其中的美術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最后再加以聯想。
繪畫雖然源自生活,但并不是對現實生活的完全臨摹,繪畫遠遠高于現實生活,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不斷想象。在如今的美術教育中,教師不應否定學生對事物的想象,而應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增強探索美術問題的信心與創新的勇氣,在聯想中培養創新能力。
2.3 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現在,大多數的課堂教學已采用多媒體教學,而在之前還沒有進行教育改革的美術課堂上,受多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只能利用黑板和書本授課,學生缺乏想象的空間,教師也無法快速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教學缺少有趣的表現方式,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很難實現。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熟練掌握和使用多媒體技術,在美術課堂中盡可能地將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展現給學生。例如在“剪紙創意”這一課中,教師需要先向學生展示一些漂亮的剪紙。在過去的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帶很多的彩色剪紙向學生介紹,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無法提高教學效率;現在,教師借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夠讓學生看到更多的剪紙作品,加深小學生對不同風格和類型剪紙的印象,激發小學生的自主創造思維。這樣能更好地讓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而不是直接讓傳統美術教育的主體變成束縛小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和進步的工具和框架[4]。
在現今的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的使命不再僅是教孩子臨摹或者模仿畫圖,不是直接讓學生照著教師所畫的樣子繪畫,而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小學生勇敢地提出并努力實現自己的美術設想,鼓勵學生積極動手、主動學習[5]。在當代的美術教育中,在面對某一學生的美術作品時,教師可以只是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個觀察的思路與方法,提出讓學生觀察的任務,讓學生在觀察美術作品的同時產生不同的想法與見解。
2.4 教師合理地進行評價
當學生努力完成自己的美術作品后,也許有的作品達不到美術教師的要求,但是學生不畏艱險地探尋或者摸索美術創作方法后,即便作品還存在許多不足,美術教師也應該對他們的作品進行指導并加以鼓勵,讓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中獲得快樂,獲得良好的體驗感和回憶。
教師盡量不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批評或者將一個學生的作品與其他學生的作品進行比較,這樣可能增強小學生的自卑感。教師要看到學生美術作品的優點,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美術創新精神和思維,讓他們在探索新的美術世界時有更多創新的動力,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創作[6],這樣既可以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又可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素質。教師不斷引導和激勵學生,發掘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把自己的創新思維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不僅能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并且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3 結語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學習美術創作的基礎知識和技巧,以及培養學生創作藝術的意識,對學生美術文化素養的提升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學校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創造型美術教育,其主要觀點在于人的創造性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是使教育成為創新型教育的一個終極發展目的,美術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學生基于自身社會生活的經驗和知識等不斷與自身發展環境相適應的創造性過程,教育不應壓制學生的天性。
美術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核心和基礎學科之一,對于人才的培養與塑造,特別是對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其他基礎教育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優勢。近年來,美術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關注,但其基礎教育要取得長足發展,還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基礎理論的研究及對基礎教育實踐經驗的研究,引導文化教育政策的方向,增加文化藝術基礎教育的投入。
參考文獻:
[1] 黃巍.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2(22):110-111.
[2] 石燕.小學美術實驗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上),2017(0z1):107.
[3] 王登云.小學美術教育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究,2017(06):129.
[4] 苗修琪.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育,2017(35):21.
[5] 孫芳.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6(05):253.
[6] 曾雪媚.小學美術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由創造力[J].基礎教育研究,2006(11):47-48.
作者簡介:周容伊(1998—),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