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芳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之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甚至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教育理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很多教師卻未能及時的針對新的變化,對自身的教學活動做出相應調整,這就導致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普遍偏低的現象出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適應當今時代對教育工作的要求,才能夠更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以及教學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接下來,本文將主要論述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為初中地理教學的優化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地理;應用策略
在當今時代之下,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其廣泛的適用性以及諸多其他優勢,成為了廣大教師同仁開展教學活動時的必備道具。不僅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從本質上看,是構建生本課堂的關鍵途徑。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學會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用更加靈活生動的方式,為學生介紹地理教材當中的內容,引導學生感受地理世界的奧妙。
一、運用多媒體,直觀呈現地理圖
地理圖之于地理,相當于漢字之于語文,數字之于數學。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地理圖,讓學生能夠用最快的速度了解地理圖當中的各項信息,準確的抓住地理圖中包含的內容。但是從教學實踐的成果上看,很多學生在讀圖時,往往不能夠將視線聚焦在想要獲取的信息上,而是被各式各樣的干擾信息擾亂視線。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學生需要關注的信息突出,從而逐漸教會學生怎樣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例如,教師在執教巜歐洲》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歐洲海岸線的特征,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地理圖上描繪出歐洲海岸線,然后再將歐洲大陸部分遮蓋。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直觀的看到歐洲海岸線,并自主描述出歐洲海岸線的基本特征。再如,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歐洲各個部分的氣候,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氣候類型,體現在歐洲地圖上,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直觀的看到歐洲的氣候分布情況,從而實現高效的學習。
二、運用多媒體,開展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教學,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重要方法。在如今,生本教育理念的地位不斷突出,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協同能力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合作協同能力進行培養。為此,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從互聯網中搜集相應的教育資源,并凝結成課件,在課件中突出教學重難點,使之成為學生的合作探究目標,隨后有序開展小組合作活動。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相應課程的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基本的合作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效率。
例如,教師在執教《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俄羅斯》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大致內容,讓學生對本課的內容有初步認識和了解。隨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首先,教師要針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如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對學生進行分組,此舉是為了確保學生小組成員配置的合理性。接下來,教師為學生展示本課的思維導圖,讓不同的學生小組分別探究俄羅斯的亞洲部分與歐洲部分的地形、氣候、水文等方面的內容,探究結束后,再請學生派代表上講臺分享自己小組的合作探究成果,從而完整的落實知識的輸出過程。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便會更進一步提升。
三、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驅動學生投身到任何活動當中的重要驅動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提升其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催化劑。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整合互聯網中的資源,在課堂當中穿插一些趣味性因素,然后讓學生的興趣逐漸遷移到學習本身上,最終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動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例如,教師在執教《河流》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記錄我國大江大河的紀錄片,比如《黃河》等等,讓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直觀的感受黃河的壯美。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出來。接下來,教師就能夠以此為切入點,開始正式的教學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紀錄片當中的內容,與教材進行結合,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了解我國教材內容,從而實現高效的教與學。不僅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進行課外拓展,能夠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真正的喜歡上地理。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教師付出心血,才能夠真正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種種弊端,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存英.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5):42-43.
[2]苗振.淺析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機整合[J].信息化建設,2016(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