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
摘 要:群文閱讀是教學改革過程中得以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結合閱讀主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開展群文自主閱讀探究,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使課內外閱讀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得到有效應用,實現學生良好閱讀習慣以及綜合素質的養成和提升。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群文閱讀;閱讀能力;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4-0104-02
語文閱讀教學既是學生知識輸入和積累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個人成長和素質養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語文閱讀教學至關重要。當前,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教學需要,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課內外閱讀在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教學現狀受到學校和教師群體的廣泛關注。因此,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已成為語文教師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是因為除了語文閱讀本身對于學生成績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之外,還因為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理念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指導和遵循,對教學的發展和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性,無論是在閱讀教學內容上,還是在計劃安排上,都以自己的主觀愿望為主,用自己的思考來代替學生的思考,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種教學理念不僅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無益,也會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受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以自己的講解分析為主。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不高。這也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實際上,語文教學的意義在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課堂上,教師限制學生的思考,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也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學生無法真正做到閱讀的積累,不僅會影響閱讀能力的提升,還會影響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這些問題的綜合影響下,對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已經迫在眉睫。
二、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
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而在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采用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主要意義就在于這兩個方面。從學生閱讀能力提升這個角度來說,課內外相結合的閱讀教學方法能夠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也就是課內的技巧講解和課外的實踐練習。這種將學和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為一體的方式能夠切實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而從語文綜合素養這個角度來看,學生對教材中文章的閱讀只是對某一主題內容的基礎性的了解,而課外閱讀的過程才是學生對相關知識做進一步的拓展以及完成基礎知識積累的一個過程。因此,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養成以及語文知識的積累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
三、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語文群文閱讀中的應用策略
1.結合閱讀主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所面臨的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學生對于閱讀能夠保持濃厚的興趣不僅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升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還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方法,應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首要方向。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圍繞教材中的閱讀文章的核心主題和情感來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并按照這一主題在網絡上尋找相類似的文章。之后,教師需要利用課前導入環節將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或幾篇文章相結合,創設一個情境,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和工具使學生沉浸在這樣的情境中。在情境中,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涉及的文章內容和情感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這時,教師可以用視頻或圖片的方式展示幾篇文章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對于文章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將《美麗的夏天》《綠》《白色的山茶花》等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文章,并且節選其中的部分景物描寫制作成視頻為學生進行展示,完成相應的情境創設。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再進行課堂上的閱讀教學顯然能夠獲得學生更高的配合度,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開展群文自主閱讀探究,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課內外相結合的群文閱讀教學,其核心就是使學生通過相同主題下的多篇文章的學習來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和閱讀技巧,并且增加相應的人文知識積累,實現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這樣的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利用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主閱讀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并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具體來說,教師在實施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之前,還需要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準備。教師需要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自主閱讀來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的就是學生的相互合作和共同進步,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小組的整體能力應該處在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下,并且小組內部既包含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包含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這樣,不僅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和進度的把握,同時還有利于小組內部展開合作,各自發揮自己的所長來完成自主閱讀探究。而除了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之外,教師還需要在閱讀文章這一方面完成準備工作。比如,要確定本節課的主題閱讀是圍繞什么來進行的,是以文章的內容為選擇標準,還是以文章的體裁為選擇標準。這不僅決定了接下來課外閱讀文章和資料的選擇,也決定了教師對知識進行擴展時偏重于內容還是偏重于技巧。在做完準備工作之后,教師即可在課堂上應用這一教學模式,并通過三個環節進行。第一,教師需要對本節課的探究主題進行講解。因為整體的學習還是需要圍繞教材中的文章進行,所以在給出學習任務時,教師也要以教材中的文章為主要內容。在學生了解探究主題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一定的閱讀文章知識和技巧的拓展講解,為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提供一定的幫助。第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教師給出的方向和任務來進行文章的閱讀探究。在這一過程中,針對學生存疑的問題,教師可通過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進行簡單的解答。在完成自主閱讀和探究后,各小組則需要對自己小組的閱讀探究情況進行展示,與其他小組進行分享和交流。第三,教師要針對各小組普遍存疑或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針對性的講解,解決學生的疑惑,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和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合作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教學改革過程中得以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既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又實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平邦.初中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與課外拓展的有效結合[J].天津教育,2020(24).
[2]姚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方法探究[J].語文天地,2020(20).
[3]徐金如.語文群文閱讀中課內外閱讀有效結合摭探[J].成才之路,2019(34).
[4]鄭春蓉.基于群文閱讀的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