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莉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教育界越來越注重學生閱讀方面的能力,以及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對學生閱讀方面十分不重視,導致學生理解能力差,作文素材積累不夠,語文素養十分低,滿足不了學生日后在學習工作中的需求。而群文閱讀的方法作為新課改后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出現在教育理念中,這一方法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摘錄更多的優秀素材,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運用措施
一、 引言
在很多時候,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通常都是根據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學習的,閱讀也是。拿到一本書,不會思考什么,直接開始一篇一篇地閱讀,這樣后果會是只記得當下,忘記了前面學過、讀過的內容。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把教材中所有知識聯系起來的能力很差,統籌能力也不好,所以群文閱讀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學會分類學習的方法。
二、 群文閱讀應用到語文學習中的意義
(一)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隨著教育部門的新政策的實施,國家對學生語文素養極為重視,學校也更加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只有閱讀更多素材的文章,才能更好更準確地應對考試中出現的拓展題。群文閱讀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閱讀到更多相同類型的文章,教師也會給學生找到更多相關的書籍和文章讓學生分析。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加閱讀積極性
在現在的教育理念下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要求中,學生的閱讀量是需要提高很多的。但是因為教師和家長的不重視,也就會導致學生不喜歡閱讀,對閱讀的抵觸心理很強,尤其是長篇文章。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日后的各科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課堂要以學生為主,所以教師要合理地引導學生去閱讀,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就可以大范圍地讓學生閱讀某個類型的文章,學生也會從中發現閱讀的樂趣,而且在閱讀后還可以跟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交流,討論不同的感受,這樣也會優化學習氛圍,讓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也得到提高。
(三)豐富學生的知識
在剛開始群文閱讀的時候,教師會通過相關的信息開始一系列的閱讀,通過相似找到不同。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讓大家了解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能夠完美發揮出自己的智慧,在體驗這種智慧的時候,就已經學到許多相關聯的知識。這種方式就能豐富大家的知識,慢慢能夠儲備學生的知識結構。群文閱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章的魅力,從中收獲許多美好的事物,慢慢形成精神財富,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四)拓展學生的視野
在學習方面,不能夠只是開展課內文章學習,也需要進行課外文章學習。群文閱讀是對于課內文章拓展,學生能夠學習到不同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分析,能夠在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方法,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三、 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一)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
不管是在什么時候,興趣對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說,在做一件事情時,如果已經有了很大的興趣,那么這件事情就已經算是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都不喜歡閱讀,很多時候興趣都在嬉鬧上。但是在這一階段的學生表現欲和勝負欲都很強烈,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來督促學生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立一個情境來讓學生進行一次關于閱讀的交流,要表達出內心的想法,或者讓學生展示一些最近閱讀中遇到的優美的詞句,然后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或者設置獎項,讓學生提高對閱讀的積極性。
例如: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就是寓言故事,學生會從不同的寓言故事中學到不同的道理。在這一單元學完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找到一些相關的寓言故事來讓學生學習,閱讀。并讓學生閱讀后說說自己的感悟,看看和其他學生有什么不同。此外,在課上閱讀后,教師也讓學生在課下自己多閱讀一些寓言故事類型的文章,然后在每周的最后一天開展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學生需要聊一聊關于這一周中自己讀過的文章,大概跟其他學生描述一下故事情節,然后說說自己學到的道理是什么。在交流會結束后,教師要評選出最優的五名學生并進行表揚嘉獎,在勝負欲的激勵下,其他學生就會在下一周的任務中認真地閱讀以此獲得表揚,這也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一種提升。
(二)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增加課堂樂趣
現在的科技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運用到了每個領域,在教育方面也是這樣,多媒體正在逐漸地深入每一個科目的教學之中。多媒體可以幫助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開辟很多新的途徑,能夠增強學生在情感方面的感受,也會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體驗,教師也會感受到學生在認真閱讀時與文章中的人物發生的一些共鳴,讓學生將每篇文章的精髓和人物性格感受到極致。
例如: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不同題材的古詩詞內容。按照主題劃分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利用多媒體找到很多不同的詩詞,而且從中也可以找到這首詩詞的創作背景、運用手法、作者的心理感受,以及給讀者的啟發等都會一目了然地出現在學生的眼前。就比如關于愛國題材的詩歌《春望》,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一些現實中的資料,以及找一首符合情境的歌曲制作一個短視頻來讓學生觀看,大概了解這首詩歌主要傳達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感情。或者教師也可以找到一些朗誦音頻給學生播放,讓學生感受這首詩歌主要的閱讀基調是什么,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理解的方向。然后教師再給學生找一些相關的詩歌讓學生分析朗讀,詢問學生一些相關情感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后作答,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軟件,讓課堂變得更加立體,通過情節和情境鋪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古詩文的感覺,從虛幻慢慢變成實際的操作,虛幻和實際生活能夠相互轉化這樣的話,對他們的詩詞理解也會有一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