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國
【摘 要】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傳授學生物理知識過程中,如能正確地演示和指導學生實驗,有效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有效教學? 合作探究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是從實際問題中抽象、概括出來的,而物理實驗對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理解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精心做好實驗準備
實驗課前作充分的準備,肯花時間精心鉆研教材,不僅要做到心中有實驗,教師在授課之前,在探究實驗的基礎上,全面而系統地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抓住實驗課的教學目標,抓準實驗重點和實驗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實驗內容做適當的補充、拓展,同時還應當面向全體學生精心設計好實驗中要提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去尋找實驗課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課堂才會由此變得更精彩、有效。對于演示實驗,教師要反復演練,做好實驗示范操作,教師實驗操作的基本功直接影響學生實驗的效果。因此,實驗教學之前教師要按課本的實驗要求,認真做好演練,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在演練中還要研究和摸索學生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實驗中及時提醒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成功。對于分組實驗,教師仔細檢查器材是否合適,完好;怎樣有效的分組;思考學生實驗過程可能會出現的意外狀況,以及解決辦法。
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人類的教和學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是通過教育者系統的傳授,讓學習者“接受”人類已有的知識;二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實踐,“體驗”到知識使用的樂趣,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通過內心體驗和主動參與去學習。大多數教育學家都主張采用第二種類型的方式來建構課堂教學模式,如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等。科學探究有利于學生對科學過程的學習,這與情景題和實驗表格歸納題的考查目的相符。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要轉變思想,以“體驗性教育”方式為主,“傳授性教育”為輔,有意識地教會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而且要將重視科學探究活動的思想植入到每個學生的意識中。為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還可以通過減少學生的書面練習作業,布置些易操作、趣味性強、貼近生活的小實驗,豐富課后作業形式,給學生創設更多動手實驗的機會。教師要鼓勵、倡導學生多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從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使學生在思想上和態度上為進行更復雜的探究活動做好準備。
三、引導學生分組實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聰明才智來自他們的手指頭。”這揭示了動手實驗的重要性。因此實驗教學不要局限于課本上安排的實驗,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動手實驗的機會。比如學習“液化現象”時,課本上沒有降溫液化的實驗,可讓學生人手一塊玻璃并對玻璃呵氣。同時根據教學內容,可盡量將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讓學生多動手。尤其要注意組織好學生分組實驗,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合理分組,并在組內有明確分工,讓學生互教互助。每次實驗以一人為主,其他為輔,輪流做主,使大家都有機會動手。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先分組討論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學生想到壓力、接觸面積等因素,然后在組內分工,或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分別探究其中的一個因素,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討論,得出結論。整個實驗都由學生完成,教師在必要時進行答疑引路。如有的組提出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勻速拉動不易控制,教師抓住時機,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方法,使學生通過實驗提高認識。
四、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
課堂評價作為教學手段之一,貫穿于整個課堂交流活動之中。對于科學探究活動的評價應重在探究過程,重在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獲得感悟和體驗。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根據每一個學生實驗的參與程度、實驗操作過程、實驗中的表現、實驗記錄情況、能否有自己的見解、是否還能提出其他問題等內容進行評價。同時在學生中進行自評和互評,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并強調評價的激勵性與多樣性,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表現為一些鑒定性的語言式評價,更多的應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個眼神、一種認可、一種微笑等等,是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有助于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氣氛。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大膽地展示自己真實的想法,學生學習物理就會積極主動,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和總結概括能力。探究能力也會慢慢養成,使實驗教學得以有效進行。
總之,在課改要求全體師生提高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的大背景下,實驗教學方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試驗教學在給師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點。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權衡實驗教學方法的利弊,將傳統教學和試驗教學相融合,做到最高效的完成實驗。
參考文獻
[1] 張洪軍.讓課堂“活”起來——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2] 邱東北.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生成.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02).